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6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在媒体融合的环境里,人民大众能否获得更真实的信息?人民的知情权能否得到满足?传统媒体生产的新闻是人民愿意掏钱买的,但是,在媒体融合时代,为什么很多报纸在走下坡路,甚至破产倒闭?未来的社会是否需要坚持传统新闻理念的记者?  相似文献   
52.
对应危机传播管理流程的3个环节——高层决策、立即反应、主动行动——危机中的新闻发布至少需要准备3样东西:内部通报、对外声明、发布会材料.  相似文献   
53.
如何与记者打交道——如何做专业新闻发言人(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记者打交道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两个字"诚"、"信",诚实和守信。新闻发言人不可以向记者撒谎。不一定把全部真话都讲出来,但讲出来的必须是真话。  相似文献   
54.
中国媒体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的新闻改革和媒体变革,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这种对新闻改革不同的理解跟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代表的利益密切相关.有四种人对中国的新闻改革和媒体变革有四种不同的理解:1、媒体投资者和经营者;2、媒体打工仔(又称为"记者民工");3、政府官员;4、公众.  相似文献   
55.
“无冕之王”,这是社会送给记者的称号,在公众眼里,记者职业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是世事变化的记录者和宣传者,是社会的良心,是正义和公正的化身。然而,近些年来,“记者”这一行业内自身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这一曾经无上光荣的职业光芒渐渐暗淡。在智联招聘新近完成的一项职业吸引力调查中,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认同记者是“无冕之王”的说法。“新闻民工”,这是越来越多的新闻人对自己所处的或尴尬或窘迫的职业角色的自嘲。正像李希光教授所忧虑的那样:“在今天,当我们的媒体市场化后或者产业化以后,中国新一代新闻工作者正在陷入严重的工作和生活窘地。在一个饥肠辘辘的中国商业化媒体环境里,中国的记者正在变成一个整天为自己生活奔波养家糊口的人。”健康的社会依赖健康的媒体,而媒体的品格依赖于记者的职业素质。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无论在公众的眼中,还是在记者们的心中,“记者”两字都已不再像以前那样风光、神圣。当社会不断质疑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时,作为媒体中人,我们思考的问题应该很多。  相似文献   
56.
细心的观察者会发现,差不多每隔两三个月,就会有几十名新闻记者和艾滋病感染者入住清华大学校内或附近的一个招待所,在那里他们参加为期三天的“中国艾滋病报道研修营”。在这样一个训练营地里,新闻记者和艾滋病感染者在专业培训师的指导下,同室学习,同桌吃饭,同一个屋檐下睡觉。  相似文献   
57.
李希光 《青年记者》2012,(22):28-29
我最近一直在忙着筹划今年暑期"大篷车课堂"开进唐努乌梁海的事情.有朋友问,"自1921年夏中国兵败唐努乌梁海,再也没有听说过那里发生过任何与中国相关的新闻事件.2001年中国政府正式在法律上承认唐努乌梁海划归俄罗斯,但此举也没有引起媒体的关注.为什么你要带学生到那里?"  相似文献   
58.
新闻追求的是真实的信息.而媒体竞争的是速度,即时效。新闻界往往把真实和速度同时视为好新闻的标准.但是.真实和速度又是一对矛盾:真实成为速度的第一个牺牲品。媒体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在第一时间报道假新闻。2004年8月2日,全国有上千家报纸和网站在显著位置刊栽了有关中央电大停止成人招生的新闻.这条假新闻是由北京的一家娱乐性报纸的记者根据个人的推测编写的。但是.人们从网上和报纸上一夜之间都相信中央电大要完蛋了。  相似文献   
59.
破解媒体商业化谜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业化的媒介环境中我们的记者是谁?20年前,那个时候一个新闻工作者确实是社会的良知,是在满足人们的知情权;是政府的舆论监督的工具,同时也是监督工商企业的工具.今天如果媒体变成商业化的企业,我们的记者职业如何定位?在商业社会里记者就是一个为养家糊口,四处奔波的人.为什么这样讲?他可能是非常忙碌,他非常忙碌是忙碌什么呢?要忙碌一个封面文章,要忙碌一个独家报道,因为媒体老板很清楚,媒体要追求利润,以最低的投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60.
社会上曾流传过这样的顺口溜:“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拿红包,四流记者会议泡。”这里批评讥讽的所谓“四流记者”,主要是指那种整天住在宾馆里,发一条开幕消息、一条闭幕消息。如果有领导人讲话再根据有关人员定的框框,编发一条讲话摘要。如果碰到要求发全文,记者可以更轻松地呆在宾馆里睡大觉,看电视或聊天。这种采写会议的工作方式实在无可指责,因为长期以来会议报道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规矩”,记者在报道中如果有所创新,想换个角度写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