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8篇
科学研究   7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瑞 《文教资料》2012,(17):1-2
咏史怀古诗,往往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达到感慨昔盛令衰、借古讽今等目的。本文从赏析刘禹锡的《乌衣巷》出发,阐述了此类诗人并不囿于颓废式的怀旧,而更多的是站在历史的高度直抒胸臆,高瞻远瞩,启迪世人,淡泊中蕴含刚强。  相似文献   
72.
受众、媒介、广告主被看做是媒介市场的三个主要链条。广告主通过媒介把自己的信息向受众宣传,而受众对广告的吸收是受一定的条件限制的。作为中间环节的媒介,怎样处理好广告主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又能够满足媒介自身的发展需要?本文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3.
李瑞  徐淑贤 《新闻世界》2012,(2):149-150
本文试通过曹爱文事件,《饥饿的小女孩》还有厦门井盖事件,探讨在遇见危机事件时记者应该怎样体现自身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4.
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本专业群以人才培养体制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训教学平台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和专业群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建设。  相似文献   
75.
随着科技与教育的快速发展,校园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共享越来越方便,但学生更希望在庞大的校园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的需求及兴趣相关的资源。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校际Reminder项目中学生所共享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在Nutch搜索引擎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校园网中信息检索的功能,并有效地提高了检索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李瑞 《高校后勤研究》2012,(4):70+73-70,73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1.领导重视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食堂的各项建设,从经费投入、设备购置、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十分关心学生饮食,经常深入食堂一线调查研究,与学生共餐。  相似文献   
77.
对糖液中杂质来源以及杂质性质进行介绍,并将影响葡萄糖净化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以及控制点进行详细的概括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8.
2009年春,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发起了定期的纪录片放映活动,取名"文津·清影·放映",至今已经放映200多部独立纪录片.丛书《清影纪录中国》精选了历次放映后对相关创作者的访谈,分为3卷,近60万字,自称中国"目前最大规模的独立纪录片导演访谈".这套丛书直接让创作者走上前台与观众对话,让读者阅读到他们各自具体而丰富的心路历程,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下对于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推动无疑是一次可贵的努力.然而,可惜的是,丛书内在的肤浅或圆滑使其最终成为一部平庸之作. 本书主要由访谈组成,按编者的概括,访谈的核心是导演对于纪录片、当代中国和自我的认识.然而,本丛书并没有在"自我的认识"方面深入挖掘,尤其在纪录"伦理"和投机心态等问题上几乎没有涉及.由"纪录伦理"等问题而导致的争论在纪录片的小圈子里已经沸沸扬扬,本套丛书既然是有观众在场的面对面的创作访谈,那么很难想象现场不涉及这些热门话题.这些话题,如果现场确未涉及,这是编者和观众的水准问题;如果禁止涉及或者确有涉及而编者不在书中如实收录,那这就有关立场和真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9.
出版学者的文学梦
  人学即文学,那么人学絮语,语意能否代换为“文学絮语”呢?带着对书名朦胧的亲切感和切实的困惑,我翻开了李频教授的新作《出版:人学絮语》。
  作为一个有机会近距离“围观”作者的读者,在读罢作者正襟危坐的学术论著后,自然对轻快的“絮语”更感兴趣。当“出版”以“絮语”的方式呈现,是否意味着其中的人物也可以像文学作品一般栩栩如生?当读到书中《自省与自励》一文时,作者方才提道:“我本立志当作家。”(第388页)这句话若是出现在此书的开篇,或是现实的场景中,我恐怕是要一怔了。只因,在我的印象里,作者近年来的学术创作风格是有些“晦涩”的。而在师承于作者的出版学子眼中,作者全然是个“有趣又晦涩,纯真又较真”的学者形象。读作者近年来发表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编辑学案分析》(第78页)或是《以刘杲为例探讨出版理论中的命题关系》(第170页)之类的论文,务必要保持机警的头脑,盖因其文脉缜密,此心稍一松弛,便也如本书序言的作者陈卫星老师的风格,一样“难以理解”了。  相似文献   
80.
仁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随着现代新媒体不断发展,学术期刊受到一些挑战在所难免。但作为一本主旨非常明确、已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新闻前哨》来说,只要坚守自己的办刊方向,办出特色,其办刊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结合自己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新闻前哨》应继续在"特"、"动"、"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