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48篇
科学研究   4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01.
<正>"为了我的健康的"这里有些名词和形容词的混淆!我常听到:"请注意健康的。"还有:"我想为我的健康的而运动。"哎呀,不可以这么说的!为纠正第二句话,你可以说:"我想为了健康的身体而多做运动。"(虽然听起来还是别扭!)"Healthy"是形容词,  相似文献   
102.
北京作为首善之区,承担着“全中国看北京”的旗帜使命,更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进步责任、道德责任。这种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催生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相似文献   
103.
刘继卣(1918-1983),天津人。自幼随父刘奎龄学画。他揎长人物、动物、花鸟等,工笔兼长。作品造型准确,色彩丰富,质感鲜明,生动传神。这位富有才华的中国国画家,刚过六旬,正是艺术造诣成熟时期,不幸病逝,实是国画界一大损失。其作品组画《闹天宫》把西洋画的情调渗透进中国画的意境中,却丝毫不露痕迹,让众多角色活活生生跃然跳入读者们的眼中。刘继卣——经典的作品,念的风格@冲冲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试从综合的角度来观察和解决汉语"了"的多义问题,认为在"‘了’紧随动词之后,同时又处于句末"这一类小句中,"了"之所以能体现出不同的意义,除了受到主语人称、语境等语用因素的影响外,小句中动词的类别及其语义特征也会对"了"的功能起到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介绍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破坏性创新的定义,并总结破坏性创新的概念,分析破坏性创新实现方法,阐述破坏性创新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分析尚存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6.
所谓说话人识别,就是根据输入语音确定发音者的身份,即用待识语音和预先提取的说话人特征来确定或鉴别说话人的身份。采用动态时间规整(DTW)方法,可以利用使用过程中的数据不断修正原模板,使模板逐次趋于完善。研究了DTW在说话人识别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实验证明,当用于训练的数据量较小时,可以得到比较稳定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07.
随着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环境的形成,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为英语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是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变革,也为更好地进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但与之相配套的高职英语评价体系却不能跟上改革的步伐。本文试图对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评价策略进行探讨,期望达到更加合理,更科学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08.
109.
吴汝纶考察日本学制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著名教育家、桐城派后期大师吴汝纶,曾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赴日本考察学制,同年九月称疾引归,历时三月有余,并有考察记录。对此,《吴先生尺牍》中多次提到过。在《答贺松坡》书中,曾谓:“《东游日记》,草草记所见,不能得其要领,亦无论说,不足观采。”另在《与张野秋尚书》书中亦说:“仅将文部所讲及视阅各学日记,抄呈台览。”此外,还在《同记者俱乐部送别会答词》中说:“现将所访各节,交印工排印,限初九蒇事。”这些都证明,吴汝纶考察日本时,确实专有记录,然而,并未发现有《东游日记》刊行于世。新近,我们在搜集资料时,从安庆市四中退休教师金杏村处找到了吴汝纶当年访日的史料。史料为日记体,纸质为毛边纸,采取纸捻装订而成册,封面未标名称。规格是23公分×12公分。所记内容始自清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初一(1902年7月5日),止于十三日(7月17日),共计十三天的考察情况。这是至今所发现的有关吴汝纶访日的第一份史料。据初步考证,日记显然不是吴汝纶本人所记。有关资料表明,极有可能出自吴汝纶所器重的弟子、随员李光炯之手。这本只有十三天访日记录的日记,是否就是吴汝纶多次提到过的《东游日记》,尚无法定论,现发表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