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1568篇
科学研究   50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37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29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高校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问题,分析了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的特点,构建了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并以N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验课程为待评对象进行可拓评价与分析。评价结果揭示了N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并且反映出实验课程教学质量不同评价指标在不同维度上的优势与差别,为进一步提高高校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2.
基于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的减物质化多重因素分解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李慧明  王磊 《资源科学》2008,30(10):1484-1490
从减物质化的内涵出发,阐述减物质化是循环经济深入发展和维持生态经济大系统均衡和功能的关键。基于拉斯拜尔指数和完全分解模型,对减物质化进行多重因素分解,研究物质强度、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对物质减量的影响,分析物质消耗的反弹效应与减量效应,以1985年~2006年我国能源消耗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扩张是驱动我国能源消耗的主导因素,21年间共计驱动能源消耗23.6×108t标煤。经济结构的不尽合理增加能源消耗1.82×108t标煤,经济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的叠加使我国能源消费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能源强度的减量效应共节约能源9.67×108t标煤,但强度因素的物质减量效应被经济规模扩张效应的增加所抵消,能源消耗的反弹效应明显。因此,在通过物质强度指标调控物质流动路径和方式的同时,应注重经济结构良性调整产生的减量效应,进而减小与抑制反弹效应,通过物质绝对减量指标测度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3.
王磊  鲁宇闻 《科技风》2011,(14):242+244
提出了利用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辅助评估供水管线拆除产生影响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实施步骤。在上水市南有限公司所属紫华路泵站拆除工程中,应用城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模拟技术,分析了供水泵站拆除对区域供水系统在现状及规划各工况下的产生的影响,实现在保障供水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设施运行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94.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是中国特有的单属单种植物,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具有重要的学术、经济价值.因其分布范围窄、适应性弱、种子萌发率较低,人为破坏严重,使其有濒临灭绝的危险.致其引种、异地保护困难,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不能深入进行.珙桐的抗性生理、种子休眠、萌发生理等的研究进展,为珙桐的引种驯化,提高其种子萌发、幼苗成活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5.
摘要:以中国男篮成绩影响因素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定性建模与仿真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构建了中国男篮成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中国男篮成绩影响因素体系中,“运动员受俱乐部制约”、“教练执教理念和风格”、“球员竞技能力”、“球员敬业精神及自身习惯”、“规则理解和利用”以及“后备人才培养、选拔与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其根源在于后备人才规模小质量差、球员训练与文化教育没有实现统一、球员培养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体育和教育系统培养体系对接不畅等一系列原因。建议由国务院牵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成立工作组,一是负责督促开展基层各级训练系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二是尽快建立新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增加各级联赛的参赛队伍数量,吸引更多运动员和教练员参与进来,并在各个阶段充分重视球员兴趣的培养,积极引导他们喜欢和热爱篮球职业,中国男篮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6.
<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的变化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等,游戏的内容与组织形式也要相应地变化。体育教师在游戏教学中所创新或改编的游戏教材必须适应学生,这样才能达到自主学习、身心共同发展的目的,笔者认为好的游戏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97.
一、抓住学生的好奇之心 每次上课之前都会有很多活泼分子跟着问:“老师,今天我们玩什么?”“老师,你拿着秒表干什么?”刚开始问烦了,我都是大声呵斥:“上课不就知道了,80多人我总不能每人回答一遍吧?”看着他们惊恐而无奈地转身跑去,也觉得自己的态度有一点过激,可是下节课他们仍然照样问。我就想,能不能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昵?于是我就在课前把本课的主要内容扼要地写在纸上,谁先来问就把纸条交给谁,  相似文献   
98.
许多运动队将全程比赛分析作为教练员的指导工具,研究己方和对方运动员的类型、战术和技术特点.网球项目中,拥有个人分析师的运动员并不多见,大部分运动员和教练员使用分析设备和程序提供的客观、可靠的反馈信息,自己进行赛前及赛后分析.很多教练员采用其他教练员的有效训练模式,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去分析1000h的大满贯录像来找出战术差异,但可利用他人的分析结果.赛事录像记录的客观数据提供了充足的反馈信息,教练员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调整技战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相似文献   
99.
赛时行为空间理论的研究与测评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间学原理,对竞技空间、赛时行为空间以及赛时行为的理论概念进行讨论和界定,并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数理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竞技空间结构是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第一空间,而赛时行为空间是具有即时性特征存在于第一空间中的第二空间,并对此理论经过相关模型的构建与验证得出:自我实现欲、自我精神状态、目标清晰度、抗外界干扰能力、信念确认度等5个维度是影响赛时行为空间的主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理论研究,证明该教学形式能够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上课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大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够实现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俱乐部教学顺应高校体育的发展,是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