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37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意义]同行评议在科学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探讨同行评议的有效性对同行评议制度的发展和运行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旨在对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进行回顾与阐述:即同行评议何以有效与为何无效。并从尚未得到充分关注的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间的内在联系这一视角切入,借鉴有效市场假说,从更加系统性的维度重新架构同行评议有效性的评判路径。[结论/发现]同行评议的有效性是同行评议功能得以发挥的基准,而引文量作为最核心的文献计量指标与同行评议结果之间存在紧密且复杂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三种同行评议有效性形式(弱有效、半强有效、强有效)为主的有效同行评议假说。[创新/价值]从更为多元和异质性的视角,提出了新的关于同行评议有效性的解释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同行评议机制的内在复杂性,搭建了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2.
利用世界著名的Web of Science中的Cited Reference Search等功能,提出一种新的JCR期刊共被引矩阵获得方法,从而对JCR期刊进行分类。从JCR的4个学科门类中随机挑选12种期刊对本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然后进一步利用这种方法对53种JCR收录的信息科学和图书馆科学类期刊进行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63.
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核心期刊的可视化网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文法可以被用来确定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本文以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国际权威期刊Research Policy作为母本,通过期刊共被引分析和信息可视化方法,得出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高被引期刊的可视化网络,依此确定了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64.
作为21世纪以来科学计量学指标最重要的突破,H型指数研究是近10年国际国内科学计量学和学术评价领域最主要的热点之一。由赵星等著的《H型指数和H型测度研究》一书,对H指数及以H指数的核心理念为特征的H型测度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是学界内外了解H指数、H型测度、评价指标乃至科学计量学的必读书目。  相似文献   
65.
数字出版时代的科学论文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科学论文在网络上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引用情况不再是评价论文影响力的单一标准。从评价单篇论文的综合影响力出发,在传统引文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将论文的其他影响力指标考虑进来,提出一种从多个角度全面综合评价单篇论文的思路。选取PLOS期刊中2010年发表的9247篇文献,在浏览、引用、收藏和讨论四个方面选出9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得出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两个主成分。确定每一个主成分的系数后,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分别对指标的贡献程度做出分析。最后计算每一篇论文的综合得分,并将其与传统的被引次数单一评价方法进行比较,认为使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一篇论文的影响力进行测度要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66.
对2011年科学基金资助情况进行总体分析,选择了SCI论文数排名前十的国家为研究对象,即美国、中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以及澳大利亚。研究发现中国的基金论文比例最高,2011年77.79%的SCI论文均得到了基金的支持。而在篇均基金数上,中国和西班牙平均每篇基金论文都受到了超过2.7项基金的资助,日本篇均基金数相对较低,只有2.14。通过对资助机构进行统计研究,总结出基金资助机构的三种模式:单一机构主导型、两机构主导型、多样化型。  相似文献   
67.
学术文献的引用模式背后潜藏着纷繁复杂的引用动机,制约着学术界对科研人员引用行为的深入理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归因分析为研究视角,选取PubMed Central数据库的50万条引用关系作为研究样本,旨在揭示引用模式背后的原因构成并予以定量解释。首先,从引用的学术动机和非学术动机出发,遴选了12类引用因素作为特征,用于刻画引用关系;其次,根据所构建的特征,采用决策森林算法在50万条真实引用关系和等量配对的虚拟引用关系上进行分类实验;最后,借助SHAP (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解释框架对实验结果进行归因,评估了12类引用因素在引用决定中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引用因素在决定是否引用一篇文献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具有较大差异。具体而言,主题相关性、研究背景相似性以及被引作者学术水平等因素在引用决定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而其他因素如期刊影响力、话题热点性等,则在引用决定中起次要作用。除此之外,不同引用因素对引用决定的作用方式也不尽相同,其特征取值与对引用决定的影响程度的变化关系可归结为4种类型:S曲线型、对数增长型、二分型以及随机波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