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323篇
科学研究   169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69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共产党讲政治,就是要讲马克思主义信念,讲共产主义方向,讲无产阶级专政,讲社会主义祖国的政权,回顾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讲政治的历史,颇有值得汲取和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62.
一曲难忘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把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8分钟的舞台交给了这首《茉莉花》,震撼全场。而在我出访比利时的那段日子里,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这朵“茉莉花”的魅力。  相似文献   
63.
产学研一体化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相融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的目的.该文从能力培养层面分析了开设综合化学实验的必要性,提出了明确的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目标和思路,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64.
专业社团在理工类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强调较强的专业性,其人文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社团功能定位失衡、社团成员知识结构失衡、社团活动内容失衡三方面。针对理工类学生专业社团人文性的缺失现状,应就厘清社团功能定位,开展人文活动,引导成员正确认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关系,提升指导教师人文素养诸方面强化其人文性。  相似文献   
65.
校企文化教育并举 实现学生就业双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预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按照教育规律,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在教学、实训、实习以及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预教育,实现学生就业的双对接。  相似文献   
66.
67.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的现状进行调查,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改革落后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强化公共基础课对专业的服务和支撑作用,发挥公共基础课的通识教育的功能,改善公共基础课教学条件,实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系统与实践系统的融合。  相似文献   
68.
汽车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引优秀企业文化进系(部)是汽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本文在界定汽车专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厘清汽车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在联系,剖析二者对接与融合的思路,提出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文文化、职业文化五个方面引优秀的企业文化进汽车专业,创建新型育人环境,实现汽车专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9.
70.
祝成林  褚晓 《江苏高教》2022,(11):54-60
教育与生产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实习选择的不同倾向,蕴含着不同的价值主张,并塑造了两个主体的认知及行为。“教育的实习”制度逻辑基于教育的价值诉求,将实习视为学校教育延伸的一项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存在“校热企冷”的困境;“生产的实习”制度逻辑基于企业的利益需求,将实习视为企业对新员工筛选和培训的工具,在实践中削弱了实习的教育性。解决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实习中合理分工、交换资源等关键性问题,本质上要求教育与生产之间的价值平衡。建议遵循产教融合制度逻辑,处理好实习在组织层面的教育与生产的关系、个体层面的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