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价值链相关理论,探讨了研发服务业价值链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了研发服务业价值链演化过程的三个阶段:集研发服务供求角色于一体、研发服务供求双方建立直接联系、研发服务中介在供求双方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围绕研发成果和研发支撑服务的产生过程构建了研发服务业双重价值链。此外,对研发定位、研发系统运行、研发成果应用等三个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财政投入对企业创新的宏观效应研究——基于广东的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广东省1991-2005年企业创新活动的相关数据,从宏观角度实证分析了政府财政投入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诱导效应和乘数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对企业财政投入诱导效应显著,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政府财政投入对企业科技投入的诱导具有时滞效应,滞后期约为2年,长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1~2年);政府财政投入效益水平降低的原因是企业创新投入的技术转化率不高.因此,政府应重视企业技术转化能力的提升,在技术转化环节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科技中介力量成为区域创新系统知识转移能力建设的新视角.从科技中介组织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定位入手,按照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的过程,深入探究科技中介在不同知识转移路径的作用机理及各路径的运行机制,以期为区域创新系统(RIS)内的企业提高知识转移效率和效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及其更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动荡多变的竞争环境下,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动态地更新。文章揭示出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及其更新机制在于:通过综合学习过程建立起动态核心能力,通过以补充性资源(或能力)为媒介,表层能力与核心能力的相互转化而更新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回答制造企业服务平台如何创造价值这一问题,本文选取两家制造企业的服务平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案例研究发现:价值创造过程由连接、互动、重组三个杠杆组成,连接产生网络效应,互动促进创新,重组高效匹配供需资源;存在供应商弱势和顾客弱势两种价值创造模式,其杠杆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制造企业服务平台创造产品相关服务快速扩张、大量且快速的服务创新、促进产品销售和创新3方面的价值,进而加快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提升其价值创造能力。本文归纳了价值创造机制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已有制造业服务化理论尚未关注的与多顾客、多供应商价值共创的关系和过程,以及平台生态系统供应商侧与顾客侧价值共创的关系和过程。研究结论推动了不同视角平台研究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7.
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知识转移障碍及对策分析——以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之间缺乏良好的知识流动,导致的知识生产、转化和扩散受限是目前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系统为例,在剖析知识转移障碍基础上,提出对策:政府应该完善系统功能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导向;知识供需双方应该科学感知"知识缺口",建立内外激励机制和专门互动的组织。 相似文献
8.
9.
10.
服务主导逻辑经过多年的演化和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一套基础重建式的理论体系。为了服务主导逻辑的研究不偏离其作为“超越逻辑”的初衷,本文结合“what it is not”表述方法,对服务主导逻辑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核心概念进行思辨,归纳出“服务”认识狭隘化、“价值”理解片面化两类偏离初衷的原因。本文完善了以参与者、资源、服务、价值、制度5个核心概念为骨架的服务主导逻辑理论框架。为了促进服务主导逻辑的相关研究从“定性分析”阶段迈向“定量分析”阶段,本文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11个基本前提,提出了服务主导逻辑基础模型,阐释基本原理,明确计量思路,为服务主导逻辑的进一步演化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