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解读文本是对文本人文性和工具性两个特性的分析和体会.解读文本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深刻的.解读文本的教学应是原创教学,即应从取舍解读到的内容、整合解读到的内容、优化解读到的内容等方面进行原创性教学.  相似文献   
12.
罗红霞 《广西教育》2012,(12):44-45
一、"整体观照"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整体观照"下小学语文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集中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在以主题型小学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为依托,整合教材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对一组主题、题材或语言表达寻找其联结点,确定目标,对不同篇目实行上挂下联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整体观照"教学,学生学一篇,  相似文献   
13.
对简化法律语言可行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人们对法律语言的理解、认识入手,通过分折法律语言的特点和它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及法律语言运用上的特色,来探讨简化法律语言的可行性,即要从“以读为基础”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4.
一、根据课标要求。有计划地进行作文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既有总目标的要求,又有阶段目标的要求。教师应依据课标要求对作文教学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主要教学方法以及范文的准备等等。要克服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学生的作文得到系统的、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罗红霞 《文教资料》2012,(32):95-98
基督教文化在当代中国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当代作家都有意无意地在宗教文化中寻求文学资源,使得当代文学或隐或现地蒙上了一层宗教的光环。本文主要阐释了基督教话语下史铁生的个体言说,史铁生深受现代神学的影响,具有深厚的现代神学思想,再加上自己独特的生存体验,自觉将基督教作为一种精神资源和文学资源融入自己的人生和写作,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宗教观念和言说方式。在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影响下,史铁生领受了对神性的感性依赖,在求索中追寻个体生存之根,在问信中思考生命的欠然,在爱愿中实现心魂的救赎,从而创造出一种彼岸的语言,超越一切的限制,去到一切心魂的由衷的所在,完成了他神性和诗性的个体言说。  相似文献   
16.
每个教师都知道预习的重要性,说起对学生的预习要求也头头是道,但对自己的教前"预习",也就是课前准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遵循"预则立"的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教前准备. 一、预"课标",胸有丘壑 《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依据课程设置的任务和需要,制定的本课程各学段教学所要实现的教育和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铭记各学段的目标要求,才能成竹在胸,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既不会游离教学文本,也不会对学生束缚得太紧.  相似文献   
17.
课文,是一篇篇例文,向人们传递了"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信息。作文,则要解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在小学的"习作"教学中,常常是老师教得无法,学生学得无效,作文难的现象还时常困扰着师生。教师就应利用好"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18.
罗红霞 《学子》2013,(12):45-45
新课标明确指出,“以学生为本”。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等。下面通过两个教学片断分析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关注学生需求,激发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预习,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整体感知学习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能够读通、读懂课文,能找出不懂的地方,以便听课时特别关注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不懂的地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同的年级对预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二年级要求是读通、读懂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相似文献   
20.
罗红霞 《新疆教育》2013,(15):127-127
从两则课堂教学案例可见中国和美国课堂提问的主体迥然不同,前者是教师,后者是学生。美国课堂提问主体在当代教育中由教师向学生转变,有效保证了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着教育对于人的终极关怀,促进了社会创新体系的建立。启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孔子启发教育思想,尽快树立学生是课堂提问主体的观念,把课堂提问的主体位置让给学生,确立和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