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3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讲文明、树新风”的系列活动.实质上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运动。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地县教育行政部门亲切关怀下,我县各校抓住契机,在中小学生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笔者结合纳雍二中的做法,就如何深化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谈些浅见。一、进一步提高对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中学阶段是中学生从幼稚到成熟、从依赖到独立的过渡时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处于逻辑思维阶段,缺乏辩证思维,还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看到本质,易受正面教育的引导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亦易受到社会消极因素的…  相似文献   
112.
一、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以校内教育为主.校内教育中,首先要抓好正规课堂化教育,加强科学理论的灌输.中学生充满浪漫理想,以社会生活有无限遐想与好奇,但思想未定型,容易随波逐流,我们不用正确的理论灌输去引导他们,他们就极易被不正确的思潮所诱导.因此,应加大力度教会他们用科学的理论来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  相似文献   
113.
晚清“文学研究法”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体系的雏形,此法凡41条,规定了文学研究之要义,与“历代文章流别”和“古人论文要言”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研究的基本体系,最终演变为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14.
115.
对高校中IT类设备管理策略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中 IT设备所占比例在迅速增加 ,针对 IT设备高价值、高折旧、更新速度很快的特点 ,运用寿命周期费用方法 ,从需求分析、计划选型、购置、验收、运行维护、经济管理、报废等环节对其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提出以提高使用率、增加作为衡量高校设备管理好坏的重要标准 ,确保在新的形势下 ,高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16.
结合工程实例,对具有较高的建筑功能要求,结构大空间复杂坡屋面斜梁进行有限元空间分析计算,为类似工程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文章在对山东省部分理工类院校研究生人文素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分析了形成研究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原因,提出应从设置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发挥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提高校园文化品位、鼓励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加强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8.
欧拉(L.Euler,1707-1783)是瑞士数学家.生于瑞士的巴塞尔(Basel).父亲保罗·欧拉是位牧师,喜欢数学,所以欧拉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熏陶.但父亲却执意让他攻读神学,以便将来接他的班.幸运的是,欧拉并没有走父亲为他安排的路.父亲曾在巴塞尔大学上过学,  相似文献   
119.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义"后勤"一词产生于军队,是一个军事概念和军事术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后勤"一词的含义己从军队扩展到机关、学校、团体、企事业等各种社会组织。现  相似文献   
120.
贺志勇  胡鹏 《精武》2012,(13):95-96
社会结构的调整过程主要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1]。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全民健身热虽然推动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但体育专业特长与生理机能密切相关,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仍普遍存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专业女学生社会流动新趋向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这对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