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6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4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苏屹  李柏洲  刘晓静 《情报杂志》2012,31(5):198-201
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单一拟合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构建基于组合思想的R&D支出拟合模型,运用蚁群算法求解组合模型中的权重。借鉴已有文献中应用各种单一拟合方法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表明:基于蚁群算法的组合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拟合出科学研究与实验开发的支出数值。一方面,验证了蚁群算法在该领域运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为蚁群算法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对已有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用结构方程、粗糙集理论和数值转换方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改进后的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可以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对不符合突变级数要求的指标进行信息和数量的双浓缩,同时综合评价结果具有绝对含义。通过统计年鉴获得相关数据,应用所构建的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对全国省市进行实证研究,不仅得出了各省市的排名情况,同时也验证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苏屹  李博  李秀梅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8):155-157
从客户需求出发,结合客户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对企业如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4.
李根  赵金楼  苏屹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6):217-221
集装箱船订单量的波动极大影响着造船企业的运营,探究其波动趋势对造船企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在分析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建模过程的基础上,以1996年1月至2011年10月世界集装箱船手持订单量为实证对象,建立科学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并对手持订单量的短期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世界集装箱船手持订单量将在预测期内实现平缓上升,且集装箱船市场发展基本处于正常状态。基于预测结果,提出稳定现有订单、合理承接订单及增强创新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45.
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型企业是原始创新的主体,增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是提升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分析原始创新和大型企业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构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主回路的分析,得出优化大型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投入比例可以提升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从系统学的角度研究了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46.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优化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存在主观性强、信息重叠量大等问题,利用粗糙集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属性约简,然后通过引入熵模型将定量、定性混杂的问题综合为统一的研究整体,使无序化信息变得有序、且可比,从而建立了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最后,采用此模型对国内各地区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得出区域创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客观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突变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产生过程的尖点突变分析模型,选取知识存量作为技术创新产生的状态变量,协同效应和研发投入力度作为控制变量,并应用尖点突变模型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产生过程。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产生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8.
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突变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产生过程的尖点突变分析模型,选取知识存量作为技术创新产生的状态变量,选取协同效应和研发投入力度作为控制变量,并应用尖点突变模型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产生过程。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产生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苏屹  王文静 《科研管理》2021,42(11):8-15
   全球范围内技术发展的变革性和复杂性在技术应用层面带来了一些创新伦理问题,许多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际是双刃剑,创新在推动发展的同时,也会对自然和社会带来一系列不好的影响。负责任创新是一个让公众和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创新研究并且重视社会预期与潜在影响的过程,开展相关研究能有效缓解人们对于技术安全的担忧。文章通过对以往文献进行梳理,将相关研究分为负责任创新参与主体、概念方法、案例应用及存在问题四个维度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循环”战略,及现阶段中美技术脱钩问题,分别从宏观-国家,中观-行业、产业的角度对负责任创新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0.
李柏洲  王雪  薛璐绮  苏屹 《科研管理》2022,43(3):173-182
   本文基于刺激-反应模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究知识流动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Agent建模仿真方法,分析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下创新主体、政府及环境之间的知识动态交互过程。回归结果表明:当主体间交互时,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创新行为受到自身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共享意愿、信息刺激强度以及知识发出方知识权力的显著正向影响;当主体与政府交互时,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创新行为还受到政府支持力度的显著正向影响,且信息刺激强度在政府支持力度与知识创新行为间具有中介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创新网络中的知识交互式创新主体数量始终多于知识集成式创新,成为主流趋势,尤其是知识权力较大的主体更倾向于选择知识交互式创新;相比于市场机制,政府调控下的创新网络知识集成式创新主体数量未出现下降趋势,且退出者比例更小,说明政府调控能够有效引导主体知识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