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努力做到以文悟道,文道统一,让语文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  相似文献   
22.
夏青是我的老战友、老搭当,是我的老师,也是我亲爱的老伴!从1951年一起工作至今已有47个年头;从1953年一起生活至今也有45个春秋。今年6月中旬,夏青住院期间,当时神智还很清醒,我把报上登的有关“夏青播音成就研讨会”的消息慢慢地念给他听时,他激动...  相似文献   
23.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努力做到以文悟道,文道统一,让语文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  相似文献   
24.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产生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真正开动脑筋去探索研究新知识。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前提。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质疑问难,启迪学生兴趣质疑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巧妙地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从而启发学生学习和求知的欲望,变被动的“听讲”为主动“的求学”。教师适时组织质疑、答疑对…  相似文献   
25.
宋代学者李涂认为“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文章以开头一句就表明意图为最好)。元代作家乔吉在论述元曲创作技法时也说开篇要“凤头”,就是说文章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漂亮、精神、短小而有吸引力,只需三言两语就进入正题,不拖泥带水。  相似文献   
26.
忆老伴夏青     
葛兰 《中国广播》2004,(9):17-18
“明年仍有夏此间已无青”,信报7月28日以两句醒目的藏尾诗为标题报道了夏青逝世的消息。这饱含深情的诗句,也正是我此刻的心情,看后心中酸楚,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27.
人们都羡慕那些知名的作家,都希望自己也能写一手好文章,尤其是中学生,他们面临高考这一重大考验,60分的作文对他们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写出一篇优美的作文,得到阅卷老师的肯定,并给出高分,就成了中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读书多了,他的言谈举止就自然而然地有了一种高贵的气质,让人  相似文献   
28.
随着我国交通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地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愈加常用的交通工具,与此同时,地铁运行安全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车门系统作为地铁列车的主要组成之一,如果列车车门系统出现故障,将会对列车正常运行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本文就围绕地铁列车车门系统故障加以分析,并探讨其故障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9.
葛兰 《中学教学参考》2010,(18):109-109
一、相关定义 1.耐久跑 所谓耐久跑是指人体长时间活动克服疲劳的能力,是身体健康和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经常进行耐久跑练习对改善中学生内脏器官功能,提高身体抗疲劳和免疫的功能有显著作用,同时能锻炼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30.
我是1951年8月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加播音工作的,当时十八岁。我的真名叫王静容,所以,到电台以后同志们都亲切地叫我“小王”。时间过得太快了,眨眼之间,我已半百有余,也进入了老播音员的行列。说真的,做“播音”工作,对我来说是很偶然的,因为在从事这项工作之前,在我的“理想”中连想都没想过。然而,这从没想过的事业,竟然干了大半辈子,而且成了我终生热爱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