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3151篇
科学研究   589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273篇
综合类   131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41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一天,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收到一封客户的信,上面是这样写的:“这是我为了同一件事第二次写信给你们.我不会怪你们为什么没有回信给我,因为我也觉得这样别人会认为我疯了,但这的确是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72.
李清照与辛弃疾分别为南宋婉约和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虽然两人的词作在风格和精神上呈现出不同风貌,但他们在性格气质、思想境界、审美情趣等方面又呈现出异中存同的复杂现象,这就使得两人的词作在形象的塑造上、情感的抒发上、风格的形成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73.
奇云 《科技文萃》2001,(10):78-80
精子库本是不育家庭的福音精子库对大多数渴望延续香火的不育夫妇是一种希望;对不育家庭亦多了一条领养孩子之外的可喜选择.  相似文献   
74.
75.
魏博  张罗云 《文教资料》2006,(11):212-213
在社会变型转轨时期,出现了一批新的2030失业人员,这些人或怕苦怕累,或眼高手低,不愿出去工作,而是呆在家里靠父母养活,称为“啃老”一族。“啃老族”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内在和外在原因,如不及时加以控制,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76.
正确的发声训练法举隅云冬青小学生最初发声歌唱时音域都较窄,真假声差异大,听起来“两截”声音的感觉大。唱高音气息上“浮”,中声区向下发声胸声多。为了使学生克服这些毛病,学会用统一的声音,逐步扩大音域,掌握发声技巧,我认为须从基本音训练开始,让学生从唱好...  相似文献   
77.
教育的病态与异化,其根源在于现实和局限性,一是由不尽合理的社会分工和职业结构决定的社会人才使用和选拔机制对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制约;二是社会生活中的某些负面效应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思想观念对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对自身及社会局限的不断超越,是教育的本质规律和现实需要,应通过强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性,服务功能上的能动性和价值取向上的理想性,去实现教育的自我超越和对社会局限的超越。  相似文献   
78.
积分制管理是一种创新型管理模式,把积分制度用于人的管理,通过积分值来体现人的价值,全面反映和考核人的综合表现。通过积分对员工的职业能力、创造产业价值和其它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的量化指标考核,考核值与员工薪酬关联,通过软件记录下来。基于JavaEE的中小企业云管理积分制软件系统促进了员工更有效、更自律地工作,工作由“量变”产生“质变”,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提高了员工素质,实现了用数字说话的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79.
80.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曾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为什么爱菊呢?周敦颐解释说:“菊,花之隐逸者也。”也就是说,他认为陶渊明爱菊是爱菊花的品格。周敦颐的这个看法,对当时和后代很有影响,成为一种传统的看法。菊花在后人的心目中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但如果我们结合当时士大夫文人的生活,认真研究一下陶渊明诗中的咏菊之处,就不难看出:陶渊明推崇菊花,并不全是如后人所说是爱菊的品格,他爱菊的真正原因,乃是爱菊花的药用价值,他爱的是服食菊花,爱的是饮菊酒。陶渊明所处的社会正是晋宋易代之际,各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复杂,正因为如此,一些士大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