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12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同志们: 值召开中国科学院期刊获首届国家期刊奖表彰大会之际,特向我院获期刊奖全体编辑出版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到会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院一千余名辛勤耕耘的期刊工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42.
60周年前的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JD.W8tSOn.1928-)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FCrick,1916-)共同提出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并从分子层面阐明了DNA如何携带遗传信息及复制的机制,由此揭示了生命遗传的奥秘,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43.
世界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继续教育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以来,继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是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社会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对劳动者提出的实际需要。中国的继续教育在过去的十多年来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90年代的10年,是我国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样的时刻,研究世界继续教育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深化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在前不久举行的中科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工作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明确提出了中科院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目标与任务。路甬祥指出:  相似文献   
45.
46.
加快我院企业社会化规模化的步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充分认识、正确把握我国和我院所面临的形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应对经济全球化,我们面临着全球竞争与合作的挑战;应对社会信息化、知识化,我们面临着科技创新与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和科学素养的挑战;应对世界军事变革和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形势以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我们面临着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国防和安全保障能力的挑战。在世界500强企业当中,我国只有个别企业刚进入500强的门槛。在许多领域,我们的企业都存在着基础水平低、规模小、竞争能力弱的问题。所以中国的经济真正要强大起来,在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47.
序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人类正走向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可持续能源时代。未来二三十年将是人类从工业化以来,以规模化、集中式化石能源为特征的不可持续能源时代转变为以分布式、多样化、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关键历史时期。光伏、光热、风能、水电、生物质、地热、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将发挥主体作用,核能等其他清洁能源为补充,非常规电力、天然气、氢能将成为交通运载工具新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48.
对我国学科发展和中国科学院学科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中心,具有学科比较齐全、研究力量雄厚的特点,对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围绕我国“九五”及下世纪初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科学院正在进行的学科结构调整,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发展的趋势作了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4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小平同志为我们留下的极其珍贵的遗产,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我党思想、理论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对于指导我国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昂首走向新世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小平同志的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他对当代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高瞻远瞩,面向未来,不仅是指导我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创造中国…  相似文献   
50.
路甬祥 《学会》2007,(10):4-7
<正>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并不断融合的时代,科学与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把握未来技术的本质特征,把握技术创新进化的规律,将有助于推动技术的健康发展,服务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持续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和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