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邬焜 《情报杂志》2006,25(1):114-116,120
传统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日益呈现出单一大城市化、超大城市化发展的集中化和中心化趋势,这一趋势已经给人类的城市化发展带采了诸多方面的弊端。近年来推出的“西安-咸阳-体化”的大西安发展方案仍然沿用了这一传统城市化发展战略,因而呈现出诸多方面的不舍理性。应当参照信息化城市化的“去大城市化”、“去中心化”、“多中心化”、“生态化”,以及“城市群落”网络化的整体性发展战略采推进西安的城市化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哲学的发展中,信息科学与信息哲学理论所起的突破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正是当代信息科技革命、信息经济、信息社会的崛起,社会的信息化、信息的社会化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给哲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相应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进化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诸多领域引发了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现代信息科学与信息哲学揭示了一种区别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自在信息的世界,并且精神世界又是信息活动的高级形态。如果以直接存在来指谓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的话,那么就可以相应的以间接存在来指谓信息世界的存在方式。据此可以确立一种新的哲学本体论的存在观:世界是统一于物质基础上的,物质和信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双重存在的世界。与此新的存在领域构成理论相一致,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应当实现相应的转换,不仅要说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而且要说明物质与信息、信息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在相应的存在领域构成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建构出一个全新的世界图景,这一世界图景由复杂相互作用着的四个维度的世界构成:物质世界(以实体和场的物质体的方式存在)、自在信息世界(以客观信息体的方式存在)、自为和再生信息世界(以主观精神活动的方式存在)、文化信息世界(以人类创造的再生信息的可感性外在储...  相似文献   
13.
在古印度的《奥义书》中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以大梵为本体的世界整体统一性理论之外,还提到或论述了世界统一于极微、“空”、风和气、“六大”和“三界”,以及生命统一于气息等理论。对这些理论的挖掘,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的把握《奥义书》之后的印度哲学发展起来的种种多元实在论学说的深厚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4.
政治的信息化邬焜社会的信息化是信息时代必然导致的一个过程或结果,是信息革命、信息经济、信息社会在社会发展的一般层面上所引出的某种综合效应。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的信息化同样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社会的信息化所导致的政治信息化的效应是多重性的,...  相似文献   
15.
试论人类生产和生产力的本质及其微观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邬焜 《教学与研究》2003,1(4):49-54
本文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本身生产的综合尺度上探讨了人类生产和生产力的信息活动的本质 ,并从物质构成和信息构成的双重维度上揭示了生产力内核要素的微观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王玉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价值哲学专家,在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取得了丰硕而深刻的研究成果.本文重点对王先生的一些学术思想和治学心路进行了评介和讨论.主要包括:对价值本质的认识;对理论价值哲学和实践价值哲学的区分;对贯彻全面彻底的关系思维的倡导;对实践核心论的批判;对走出价值哲学研究困境,从自发到自觉的期盼与呼唤.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针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信息本质的种种差异论学说进行学理性辨析,阐明其基本含义及局限,为从统一信息理论的层次上揭示信息的本质提供合理性前提。[研究方法]从信息自身的内容和存在方式的统一性尺度出发,运用文献追溯法、内容与形式的差异比较分析法对种种信息差异论学说进行条分缕析的梳理。[研究结论]学术界先后提出的“信息即变异度”“信息即约束”“信息即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差异性、对称破缺)”,以及“制造差异的差异”的理论,都是基于香农和维纳信息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延伸。事实上,诸如此类的学说其所关注的还仅仅是信息载体的结构化程度,而未能揭示信息自身的内容和存在方式,所以这样的一些学说都不能直接揭示信息的一般本质。要揭示信息的本质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载体形式的差异关系上,而必须通达于信息所呈现的事物自身的相关性质、特征、存在方式和状态的内容方面。  相似文献   
18.
人类思维方式从简单性向复杂性的发展是从对事物进行单一性和简单二元对立性认识,以及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因进行刚性决定论的必然性解释的观念的突破开始的,这就是关于“三”和“多”、关于偶然性的非决定论思想和学说的产生。与之相关的一些复杂性的思想在古希腊的哲学中已经有了诸多方面的萌芽状态的阐释。如,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三”和对立允许中介的论述中,在赫拉克利特关于四元素相互转化生成的学说中,在恩培多克勒关于四元素与爱和恨相互作用的多元协同关系的理论中,在德谟克利特等人阐释的原子论学说中,以及在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对偶然性观念的论述中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了相关的复杂性思想。  相似文献   
19.
对假象世界的系统考察邬哲学史上对假象问题进行探讨的大师井不算少,尤其是黑格尔和列宁还曾作出过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论述。但是,专门写一本20多万字的著作对假象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综合考察的作者,我还未曾见到过。成一丰教授撰著的《假象·谬误·识辨)(陕酉人民...  相似文献   
20.
科学批判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邬焜在现代学校正规教育的一般模式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严重脱节已引起当代教育家们的普遍关注.一般的教学工作者,以及人才需求部门也都在为学生的高分低能现象担忧、抱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的科学创造能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