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15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石油、天然气资源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长久以来国际间竞争愈发激烈的领域,日益成为保障一个国家强盛发展的“底气”。但同时,油气藏开发业务的特性决定了这是一项逆水行舟的艰巨事业。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力军,中国石油人和科研工作者必须有破冰前行、不断创新、挑战极限的信念与斗志。  相似文献   
82.
人类的历史,就是与病毒抗争的历史。地球上的病毒多得数不清。迄今为止,已经被科学家鉴定的病毒有5000多种,其中有差不多100种会让人类致病。病毒狡猾,但人类也在进步。在付出无数生命代价的同时,人类的医学科技和防疫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长年来和病毒打交道,鞠斌深知:人与病毒的抗争是永恒的课题。人与病毒之间的平衡博弈,更需要依靠科学来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83.
<正>装备制造业打造国之重器,被称为“工业之母”,是走向制造强国的坚实根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重型装备已成为大飞机、大运载、大船舶、高铁、核电等每一个衡量国家综合实力项目的基础装备。  相似文献   
84.
天然产物是大自然给人类独一无二的馈赠,它是指动物、植物提取物或昆虫、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由于其复杂的骨架结构和良好的药用价值,吸引着科学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及化学合成。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从青霉菌中发现了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的青霉素,并因此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成为天然产物应用于临床研究的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了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型药物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85.
正专家简介:朱珍民,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移动计算和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1990年获得湘潭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北京计算机应用与仿真技术研究所计算数学专业博士学位。多年来,一直从事嵌入式技术、情境感知技术、可穿戴技  相似文献   
86.
正这是呼唤梦想也践行梦想的伟大时代。深圳,这座改革之城,短短30多年里从一个边陲小镇蝶变为国际大都市,然而在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史奇迹的同时,深圳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后第一次到地方调研,首站来到了广东深圳,向世界郑重宣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时代宣言,并强调要有新开拓,要上新水平。基于此背景,深圳技术大  相似文献   
87.
专家简介:王宪,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理科学进展》杂志主编。曾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主任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兼任国际生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她是首届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20多年来坚持初心,为我国基础医学发展倾尽全力。  相似文献   
88.
正张兵,现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大连舰艇学院客座教授。1986年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自动控制专业,长期从事近程反导武器系统的研究、研制、装备工作,在国防重大科研项目研制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多次获得奖励及荣誉称号。2012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中央企业先进职工;200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被评为船舶工业集团劳动模范;2003年获国  相似文献   
89.
前言这是一所在我国当代医学史上铭刻着辉煌印记的医院。这里,是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的地方,在之后近二十年时间里,为无数家庭带去幸福和欢笑。这里,有国内最权威的运动医学诊疗中心,决定着一名优秀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延续或结束。  相似文献   
90.
从表面上看,“推门听课”能听到教师的“常态课”,其实并不尽然。因为大多数教师应变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并不怎么强,面对听课人,很多教师会“失态”,多数教师心理紧张,讲课时语言表达都不太正常了。师生本来有说有笑的课堂,由于听课者的出现而变得严肃起来,师生交流不畅,多数学生诚惶诚恐。这是“常态课”还是“失态课”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