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自党的十二大之后,教育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几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有所增加,教育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逐年上升的。在农村经济大有改善之后,农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教育事业无论正规的大中小学或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业余教育,在数量上、质量上、结构上都有新的发展。看到这些使人不禁欢呼“教育的春天终于来到了!” 但是,在欣喜之余,却不免感到教育的春天毕竟来得有点迟了!而且现在还只是早  相似文献   
12.
采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和情态系统为理论框架,以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为例,统计不同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分析其所发挥的人际功能,研究影响其选择的主要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二大精神的启示下,我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认识到教育工作者“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认识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师德教育,不仅有教育上的意义,而且有政治上的意义,同时,也觉察到我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远未达到应有的要求,必须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国家产生的原因,人们通常持这种观点: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个说法,无疑是对的,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的本质.但是,它却概括不了国家产生的全部原因.国家是极其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促成它的产生是诸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阶级斗争因素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况且,每一个具体国家的产生,除遵循一般的规律外也还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因此,在国家起源问题上,如果仅仅简单地归结为阶级斗争,而忽略其他因素,那么,这不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而且无助于对国家的产生作出全面的科学的解释.我们认为,国家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内容,过去由于受极左错误的影响,存在着许多片面性,而且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相当薄弱.为了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全面认识国家产生的原因,本文拟就国家产生的原因进行再分析,提出肤浅的见解,作为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自主网页制作浅谈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科技期刊自主制作网页具有很多集中上网不能替代的优点,而自主制作网页并非一件难事。介绍了使用FrontPage软件制作《物理化学学报》网页的制作方案,以及网站建立、网页制作、网页维护等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我于抗日战争爆发后,受组织派遣从汕头市转到普宁梅峰学校(初名梅峰公学,后改梅峰中学)。这是一间农村学校,有总校和分校,总校有高小班和初中程度的文专班。从我来说,这是主要由我负责领导的第一间革命学校,我是该校第一任中共党支部书记,调到上级机关后仍继续领导该校,是我解放前工作最久的一间学校。我在该校连续工作三年半有多,中间虽然有两年时间我主要负责地方党的领导工作。到现在,每逢当日的学生、同事在一起谈起来,大家都有不少美好的回忆,依然充满着当日的纯真的友谊和共同战斗的激情。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论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课的有效教学策略。先论述高中物理概念课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原则,再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活动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五个方面论述高中物理概念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论述在力学教学中动态语言的运用。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有三个: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文章分别以这三个教学重点为例介绍如何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动态语言。文章最后简要论述了动态语言在力学教学中的作用扣如何提高运用动态语言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主导或参与国际科技组织事务,是各国介入全球科技治理、加强多边外交关系和经济合作关系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对全球100个主要国际科技组织的比较研究发现,西方国家在议程设置、关键岗位任职、吸引总部落地等方面仍表现出强势的话语能力和行动能力,国际科技组织的整体发展仍呈现出“以西方为中心”的现实图景。中国应在持续提升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主导设立国际科技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以及加强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系统加强工作布局,更加深入、全面介入国际科技组织事务,拓展中国在科技外交领域的话语空间及行动能力,为推动中国进一步参与乃至引领全球科技发展治理提供必要的平台支持与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