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老子》五千言的旨意所在,就是说明“不言之教”,它主要说明在作为人的现实存在方式的“言”与人之存在的超越性根据“道”之间有着矛盾,以及提示其解决。  相似文献   
12.
13.
在一定程度上,《庄子·天地》第9—11节的内容具有连续性。第9节是孔子与老聃的对话,孔子认为流俗的政治治理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人的本质应该经由政治治理而生成并与之相合。但是老聃揭露了政治治理与仁义相沆瀣的本质,即它以悖逆于人之自然的东西当作人的本质,而倡言忘己而让万有入于自然。第10节是蒋闾葂与季彻的对话,前者认为政治治理者应该标举自身的德性以治理天下,而季彻则指出政治治理者的道德自高必然走向权力自高(即突出权力的至上性),从而使得治理者与被治理者都丧失自身——陷入“贼心”。由此,季彻认为,真正的自然真实之在必须克服贼心而迈入独志(自然而真实的个体)。第11节是子贡与汉阴丈人、子贡与孔子的对话,通过对子贡这个人物的知识性-技术性-功利性取向的剖破,以及孔子对于知识性认知的否定,昭示了汉阴丈人作为隐逸者生存的、不可被认知的自然真实性(浑沌之在)。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需求和现实促使职业学校必须不断深入地进行改革,但学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以职业学校的文秘档案专业来说,学生就业后碰到的困难比其他专业的学生相应地多一些。如学了基础写作和文书基础不会作一般(简单)文件的拟稿,有的甚至连文种也定不出来,学了档案管理,看不懂一个单位档案文件分类表,更不会文书立卷操作;老同志拿已分类组合好的案卷,让其抄录卷内文件目录竟无从下手,等等,对照就业后学生的一些主要困难进行分析,该专业教学存在着教材与教学方面的问题。  一、教材问题  当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开办的…  相似文献   
15.
郭美华 《职教论坛》2001,(12):27-27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亲身体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去获取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研究式”的学习过程,取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它是针对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而开设的。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题,选取合乎学生自身实际的、…  相似文献   
16.
捍卫平凡     
硕士研究生期间,因为高瑞泉老师给我们讲熊十力,于是我开始阅读《新唯识论》,后来我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选择了熊十力作为主题。随着阅读的展开,熊十力早期的一些想法让我产生了共鸣。熊十力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他为着与自己一起革命而牺牲的一些朋友,向有关掌权者要求搜集资料,建纪念馆,树纪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了下一代网络的相关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庄子·齐物论》之旨并不在于抽象的思辨,而是指向人自身的切己生存本身。开篇的“天籁”与“吾丧我”,是对于超越性、外在性整体与无主体性存在的双重绽放,真实的个体既不能将无限的整体性世界观念化,也不能让自身消解在无限性整体世界之中。由此,齐物论拒斥理智执持的凝固实体,而领悟于无根流变本身;而无根流变的领悟,即是生命存在展开于对于虚妄的领悟及其克服之中,由之昭示出生命存在本身内蕴着痛苦与悲哀的幽深性;切己生存基于无根性与虚妄性的领悟,如此领悟是一种明,但是,如此之明牵拽而出的却是无边深邃的幽暗性,生命存在之明,即是明于生命存在绽放在幽暗不定之中;每一个如此领悟而明的生存者,在其与他者的共在中,转而更进一步领悟于必须拒斥独断论的超越真理论,而返回于无数个体自由、有序生存其间的多元性意见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19.
齐之为齐引向生存的真实,这基于对流俗的克服。但是,克服流俗的扭曲并非就是主观境界式的混同流俗的妙道之行,也不是以理智概念遮蔽、湮没现实的太早计之揣摩,而是面对流变而开启面向未知可能,从而在生死交融、梦觉一体中直面生存的吊诡而游于独以成己。由此,在观念领悟中,独断论的绝对真理观也就被拒斥了,从而走出观念囚笼而振于无竟。  相似文献   
20.
图书资料微波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