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报导了对新型氮污染抑制剂CQS(CompositeQuinonidSubstances)功能的研究结果。该合成物质在试验条件下对尿素的水解有抑制作用.对硝化作用更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提高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和改进生长,从而能提高植物体内对氮,磷,钾等养料的吸收力。在试验条件下,一般化学氮肥利用率提高30%以上,在不同土壤上有5%~30%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2.
本文根据世界各国园艺生产的发展,阐述了建立园艺生态学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进行生态园艺建设的五点意见。  相似文献   
23.
24.
25.
生态美学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清硕 《潜科学》1994,(6):33-35
  相似文献   
26.
技术生态:生态伦理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生态伦理学(Ecothics)的概念体系形成于本世纪的中期,1923年法国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施韦兹在他出版的《文化哲学》一书中最早提出生态伦理学的构想。1949年英国哲学家莱奥波尔德发表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后相继有斯通的《树木应该有它的位置——论自然物体法律的权利(1972)》、弗恩贝尔格的《动物的权利和未来的生殖(1974)》和本恩的《个人自由和环境伦理学》等等著作的问世,在西方社会形成一股生态伦理学的热潮。生态伦理学的崛起对许多西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及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73年美国“绿  相似文献   
27.
现代反科学思潮的时代特点和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8.
陈清硕 《寻根》2004,(1):136-137
古代的所谓“邮”,指的是官方传递文书之意,“邮”、“邮亭”、“驿站”、“驿馆”名称不同,其性质和功能都是一样的。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和它们的内部,就有了邮传的制度。  相似文献   
29.
30.
<正> 从事自然科学的人接触到美学,从一开始起就感到美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自古以来,中外美学文献浩如烟海,使人应接不暇,科学美一直也没有被纳入美学体系,有人认为,如承认科学美的概念,就等于否认了美学是一门科学。有人认为科学美没有客观性,没有客观性的事物,是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的。但笔者认为,美学已被公认为一门科学,科学美学也能成为一门科学,因为科学美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