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9篇
科学研究   10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2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赵廊学变身     
韦苇 《山东教育》2003,(27):55-56
我国古代有个叫赵廓的小伙子,他向永石老先生学变变变.就是想把自己变成什么动物就变成什么动物。赵廓学了三年,觉得吴老先生的本事已经学到手了,便急着要回家,不肯再学了。  相似文献   
102.
小熊找爱     
山很高,所以从来没有人到那上头去。山上有个洞,小熊吉米住在那里。他的妈妈已经死了。有一天,爸爸对他说:“儿子,你得开始自己照料自己了。吃附近的野果子你也能活下去!”说完就走了,只留下一顶帽子给儿子。吉米长大了。一个春天的早晨,当他从山上往下看的时候,看到山羊妈妈正  相似文献   
103.
亚洲儿童文学作家和西方儿童文学作家的理想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在全世界赢得尽可能多的读者。衡量亚洲儿童文学的品质,不可避免地要置于世界统一的评价尺度之下。中国和日本都需要汲取偏离世界统一的儿童文学评价标准、脱节于世界儿童文学潮流的历史教训,并重视世界普及率对东方儿童文学的严峻挑战,力求改变西半球儿童文学远强于东半球儿童文学的现状。安徒生儿童文学奖和林格伦儿童文学奖的设立,已经把世界儿童文学的统一评判标准具体化,东方儿童文学改观世界普及率的努力因此也就有了遵循的依凭。  相似文献   
104.
亲爱的同学们,在不快活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要变成其他的东西?比如一只会飞的小鸟,一只会爬树的毛茸茸的猫,一条拖着大尾巴的金鱼,一只懒洋洋的小虫子,或者干脆变成一棵绿绿的高高的树,一块硬硬的怪怪的石头……总之变成其他的什么东西都好,那样或许生活就会更有趣。据说有个魔法师有一种会变身的药水,但是这样的药水真的好吗?那  相似文献   
105.
鸭先生和鸭太太为了找一个孵小鸭的好地方,已经飞了许多时候了。他们为他们未来的孩子想得很多,所以总觉得这儿也不合适,那儿也不合适,于是总也落不下脚来。他们飞到波士顿城,就再也飞不动了。在波士顿,他们倒是觉得公园里是他们落脚的好地方:公园里有池塘,  相似文献   
106.
天一冷,熊就得躲进地洞里去过冬,长长地睡一觉,长长地做个梦。但是,松鼠不,冬天雪压枝头的时候,松鼠照样在树上跳来跳去,从这个树桠飞到那个树桠。所以,松鼠能说许多关于冬天的事情。松鼠说:冬天,一眼看去全是雪,到处是白茫茫的,一根根冰柱子从屋檐上挂下来。人出门就坐马拉的雪橇,跑一路,铃铛儿叮当叮当响一路……  相似文献   
107.
小白杨     
小xiǎo白bái杨yáng,小xiǎo白bái杨yáng,你nǐ快kuài快kuài长zhǎng,你nǐ快kuài快kuài长zhǎng!伸shēn开kāi绿lü手shǒu掌zhǎng,托tuō起qǐ红hóng太tài阳yáng;撑chēng开kāi绿lü臂bì膀bǎng,挂guà住zhù弯wān月yuè亮liɑng。小白杨@韦苇  相似文献   
108.
小溪边     
小兔坐在小溪边,往水里看,发现水里也有个小兔在看他。小兔晃晃耳朵点点头,水里的小兔也晃晃耳朵点点头。小熊走到兔子身边。“你在做什么,小兔?”他问。“你没瞧见?”兔子奇怪地说,“我在晃耳朵摇脑袋呀!”“干吗?”“你瞧水里,”小兔说,“水里也  相似文献   
109.
非洲的大森林里,住着鳄鱼一家:鳄鱼爸爸、鳄鱼妈妈和鳄鱼儿子。  相似文献   
110.
话说得“楔入”听者的记忆,形容这话显得很重要。学北京人说话,把不该儿化的词都加以儿化,连最表面的学也学得很不到家,那是糟蹋了北京的方言。老北京说话最可取的一点是形容起来很绝,譬如说某样东西很臭,就说“挂鼻子的臭”。这样,无形的臭味就被赋予了可视的形,臭到什么程度?经“挂鼻子的臭”这么一形容,听者也就容易想象了──不是离开了那臭的东西就不再被臭所缠绕,你人离开了,那臭还“挂”在你的鼻子上!这样一来,听者对说者所说的臭就有印象了。 说话仅仅凭理智,像寺庙里伴着单调木鱼声念的“ 嘛呢叭咪 ”,(不见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