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教育的实践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必然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技术,回顾人类教育发展史,不仅证实了这个论断,也把教育受技术影响的发展轨迹展现出来。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技术发展显然能够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因而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教育主体本质力量的增强,进而影响了教育实践并使其得以发展。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必然彰显于教育领域。当前,技术异化在教育领域中已经相当严重,作为解决技术异化问题的后现代技术必将成为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向,但后现代技术之于教育的价值绝不仅仅限于技术异化问题,其对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向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概念源自与信息论的简单类比,时至今日依然将机器的"认识"与人的认识相混淆,由此造成理论内部的严重矛盾及其指导下的教育的困惑和焦虑。系统梳理后发现,哲学思考方式的缺失是认知心理学理论困境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知识本质的把握,必须始于哲学层面对人的认识之最核心、最根本机制的追问,在此基础上各层面、角度相互促进、循环迭代,这才是可避免矛盾的知识本质把握的合理路径。据此,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哲学内涵提供了关于"知识"更加丰富的解读:知识是但不简单是有组织的信息,它本身便蕴含了其赖以生成的逻辑(动作)并携带与其共生的肯定、认同意味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课堂教学的技术依赖,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其必然性。在现代信息技术日趋深入影响教育发展的当下,此问题已经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只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给出合理阐释才能消解萦绕在人们心中的困惑。文章从现代技术发展的规律以及当下教育发展的趋向出发,给出了现代课堂技术依赖的原因、应对的方法和途径,并将现代教学环境与传统的进行了对比,试图给出合理性阐释。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学界一直以“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逻辑来阐释技术对于教育的意义,但这种技术观显然不能诠释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存在方式的深刻变革。究其原因,将技术置于“人之外”的技术界定方式是此逻辑产生的根源。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可以重新正确认识技术与教育及人的发展的关系。从人类学视野关注人类体内进化、社会人进化以及后人类进化的过程和结果来看,技术发展是推动人类进化的主因,这种认识从本体论上超越了技术“人之外”的界定方式;而教育哲学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人的发展的论述,为阐释教育如何“使人成为人”的深刻内涵提供了认识论上的营养。以此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础,我们可以正确解读“人的技术化”与“社会的技术化”的内涵,以及合理澄清两者遭遇诟病的症结。由此我们认为,人与社会的“技术化”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技术是教育的存在方式,从来就没有外在于教育。以此技术观为出发点,反思我国教育技术的实践,可以梳理出“修旧如旧”和“以旧换新”两种实践形式。“修旧如旧”是落后技术观在实践中的反映,只有“以旧换新”才能逐步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关于教育信息化,学界多从"科学"层面给予解释,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的"窠臼",无法自拔。从哲学视野考察教育信息化,能够给出更高抽象程度的认识,或有助于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本文对比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与技术价值实现的关系后认为,从技术哲学的视野看,教育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价值实现在教育领域中的全面展示。这种认识又可以进一步从文化变迁的角度理解,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文化与教育相互建构与适应的结果。基于此,本文对教育信息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产出比"和"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可度"以及"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和意识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并给予解释。以期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信息文化产生以后,信息技术对课程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大家平常提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实质上是在信息文化背景下课程的重新建构。因此,在这个阶段信息技术对课程的作用,既不能简单地看作工具,也不是仅仅改变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而是导致了课程的全方位变革。  相似文献   
17.
“整合”还是“变革”?当因信息技术应用催生了席卷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以后,我们再来解析信息技术对课程的影响,这个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从化变迁与课程发展谈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当下,学科课程的价值追求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知能课程对"知识"与"能力"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其所倡导的"知行并举、能力本位"的课程理念,为高校课程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信息化教学环境为教学实施创造了条件。这里以《信息技术教学论》为例开展知能课程教改实践研究,重新架构了《信息技术教学论》的课程目标体系,设计了"三位一体"的宏观教学方案,又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了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流程,制定了课程教学评价的详细方案。经过三轮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知能课程的教学理念符合信息时代本科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信息化教学环境能够为知能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同时,学生自身主体身份的确认、当前高校的教师评价制度以及课程管理理念,均制约着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播领域实践的深入开展使传受关系的研究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大众传播领域内传受关系研究的梳理、分析,归纳出传受关系研究的内涵、历史、效果、文化和哲学五个层面内容,将传受关系研究理论基础按照价值取向分为目的型、价值型和交往型三个维度,并归纳出传受关系发展的总体特点和趋向。  相似文献   
20.
知能课程的学习评价,既是为了诊断,更是为了发展;既要对知识体系进行评价,还要对能力体系进行评价;既要对显性的技能进行评价,还要对隐性能力进行评价;既需要总结性评价,还需要过程性评价。相比而言,知能课程的学习评价繁琐而复杂。本文关注学习评价的宏观层面,首先从知能课程的价值取向出发,分析学习评价的功能定位,阐释了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是应当采用的评价形式;然后分析三种主要的教学活动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并确定其所应当达到的教学目标,给出各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分布,为学习评价的实施奠定基础;最后,又对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活动进行类别划分,给出了5类学习活动,并分别制定了评价标准和实施方案,为微观学习评价的设计做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