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多方努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已初具规模,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结合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情况,认为在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时,以下八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不能以单纯的计算机教育替代信息技术教育所谓信息技术,简单地说,就是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它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当前,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更是其发展的热点。故计算机教育无疑是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我…  相似文献   
22.
论教育技术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技术化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技术的属性、结构、功能和规律等技术因素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教育,使教育发生变化并进而转化为教育的本质力量。本文从"过程"和"状态"两个方面详细阐释了"教育技术化"的含义,并且认为教育技术化即是技术的教育价值实现和彰显。  相似文献   
23.
核心素养的落地问题备受关注,但知识与素养的关系远未理清,实际已成症结.文章在系统地文献梳理分析后发现,在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核心机制的信息加工预设的禁锢下,根本无法对知识与素养的关系做出通透解释.基于此,为理清知识与素养的关系,进而使核心素养稳妥落地,文章回到哲学认识论层面寻找答案,最终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新理论)哲学精髓的启发下得到以下认识:知识与思维具有内在一致性,表现为静态的知识结构与动态的思维结构在发展过程与水平方面的同步和统一;知识与情感具有一体性,道德、审美本质上是特定类型的知识(知识结构).因此,高水平的、复杂连接的"完整"知识结构的建构,便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实实在在的抓手.  相似文献   
24.
社会技术化和技术社会化是技术价值问题相互关联又不可分割的两个过程,二者互为条件,统一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社会技术化是指技术的属性、规律作用于社会,进而融入社会机体并成为其本质力量,使社会得到改造、充实和发展。技术社会化是指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其智慧并借助外部力量作用于技术,改造技术,使社会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技术之中。社会技术化是技术价值实现的过程,技术社会化是技术价值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25.
积件化音像教材开发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积件化音像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育应用正在广泛普及,因而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各类教学软件的需求也在大量激增。多年来,我国教育界在音像教材的建设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开发与制作经验。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如何将传统的音像教材开发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如何为课堂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何加快学校的数字化音像教材建设等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数字化音像教材建设并非只是按照传统的电视…  相似文献   
26.
新技术怎样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教育技术理论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教育技术实践的前提和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下基于技术工具论给出的解答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遭遇了困难,研究表明,对"价值"概念的误读是导致技术工具论困难的根本原因.本文借鉴价值哲学和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重新厘定"价值"这一核心概念,给出新的技术价值观,基于此,对"新技术怎样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重新解读,进而提出了两个必要前提:"娴熟"地运用技术的能力和良好的"价值取向",基于这两个必要前提,又对教育的软硬环境建设提出了要求,认为只有软硬环境建设保持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才能提高新技术带来好的教学效果的可能性.最后,就当下新技术之所以不能够带来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7.
技术支持教育的哲学思考——教育基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广泛考察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实例的基础上 ,对技术支持教育这一哲学命题进行了深刻反思 ,进而以科学的技术观为哲学基础 ,提出教育基元论的构想 ,试图诠释技术支持教育的深刻含义。文章简明介绍了教育基元论的哲学基础 ,并就基元的概念、特点、设计、开发、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8.
虚拟社区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简要介绍虚拟社区的概念及其功能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虚拟社区居民的交流方式,每种交流方式在教学中应用的条件和时机,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9.
在信息文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对于课程而言,既不是仅仅具有简单工具价值,也不仅仅改变了"教学结构",而是导致了其全方位的变革.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基于传统课程建构基础之上的新课程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30.
中学物理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课程价值取向的重新界定。与之相对应.课程标准又规定了课程目标的三维结构体系,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结构正是科学素养的全面解析和具体化,如何落实三维课程目标成为摆在教学实践中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