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虚拟社区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简要介绍虚拟社区的概念及其功能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虚拟社区居民的交流方式,每种交流方式在教学中应用的条件和时机,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2.
在信息文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对于课程而言,既不是仅仅具有简单工具价值,也不仅仅改变了"教学结构",而是导致了其全方位的变革.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基于传统课程建构基础之上的新课程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33.
教育领域的技术异化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弱化甚或消解技术的异化迫在眉睫,但由于教育不同于一般社会生产活动的特异性,直接导致了技术异化特异性的存在,这使产生于一般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弱化技术异化的理念和举措在教育领域中不再完全适用.分析教育实践的特异性,探讨技术异化特异性产生的根源,进而给出相应理念和举措,成为弱化教育领域技术异化的唯一选择.经过分析,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分化及其隔阂的产生,以及当今教育背离其本质属性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蕴的丧失,是技术异化及其特异性产生、恶化并彰显出来的直接原因.而我国教育的实用主义传统又是这二者产生的"温床",因此,只有从根本上克服教育的这种实用主义倾向,才有可能扼制教育领域技术异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4.
1979年以来的市场化改革对英国高等教育现今的成就是功不可没的.文立主要从理论与现实背景、主要内容、效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近二十多年来的英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进行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35.
当下,教育领域的技术伦理问题日益增多。虽然已有不少研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但往往过多问责技术而忽视了伦理向度的考量。从伦理与技术的本质出发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破解教育领域技术伦理问题的根本途径。技术与伦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双重变奏,正是具有进取性的技术和具有规约性的伦理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冲突,才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在教育领域,技术与伦理间的冲突本质上是社会和教育发展进程中技术打断既有伦理规则并发生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从更深层面看,正是教育伦理通过规约技术主体的伦理意识、伦理意向、伦理行为,而对技术产生作用;同样技术会在技术主体的行为目的、过程、结果三个方面对教育伦理产生顺应或冲突的作用。未来教育领域的技术与伦理调适路径可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双管齐下:理论上,可先从技术与伦理哪一方阻碍社会及教育的向好发展来判定“被调适方”,然后确定问题阶段并明确相应的调适路径,如规避技术风险和弱化技术异化,对滞后和不适于教育发展的伦理进行破除、完善或更新;实践上,倡议成立教育技术伦理委员会,充分发挥技术专家、伦理学者和教育技术专家的专长,共同助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6.
新技术怎样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来自技术价值论的解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技术怎样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教育技术理论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教育技术实践的前提和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下基于技术工具论给出的解答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遭遇了困难,研究表明,对价值概念的误读是导致技术工具论困难的根本原因.本文借鉴价值哲学和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重新厘定价值这一核心概念,给出新的技术价值观,基于此,对新技术怎样才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重新解读,进而提出了两个必要前提:娴熟地运用技术的能力和良好的价值取向,基于这两个必要前提,又对教育的软硬环境建设提出了要求,认为只有软硬环境建设保持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才能提高新技术带来好的教学效果的可能性.最后,就当下新技术之所以不能够带来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