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正>学习行为是决定教学是否有效的最为直接的控制变量,教师的教导行为要通过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来影响学习的结果与效率。学生学习行为研究属于教学行为研究的一部分。我国早期的教学设计研究多着眼于教学系统本身的改进,重点设计"如何教",很少将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以致与学生"学会学习"相脱节;教师多从钻研教材、从教师"教"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备学情"的时  相似文献   
62.
数学桥     
到英国伦敦旅游,旅行社安排的观光项目里,总是包含在剑桥大学的剑河泛舟,游览河上诸桥,特别是著名的数学桥(Mathematical Brideg)。  相似文献   
63.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今天看这句话,也许觉得很浅显,很平常,朋友从远方来看我,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不过,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语境的,在这句话前面,他还说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李泽厚的《论语今读》说,这"乐"是快乐,比"悦"这种愉悦的感情要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64.
学琴的日子     
我小时候爱唱歌,爱唱京戏。五岁的时候,我就能表演京剧《红灯记》,清唱豫剧《朝阳沟》。奶奶为了开发我的智力,为了提高我的品位,在艺校给我报了电子琴班,并花了两千多元钱给我买了一架电子琴。  相似文献   
65.
农林类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林类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的分析,指出农林类大学生存在就业难和基层需求量大的矛盾,探讨了农林类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引导农林类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的对策。  相似文献   
66.
预防与处理紧急事件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成长成才,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稳定.辅导员应该坚持预防为主、及时处理、协调配合、处分与教育相结合和依法处理原则,认真做好预防、处理和善后阶段工作,营造良好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7.
<正>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的临门一脚不在于做多少试题,而在于回归阅读与写作的本质。在大阅读观的统领下,让学生在构全知识网络的基础上实现阅读写作能力的质的飞跃。一、大小阅读【重点】通读文本,深读文本。【策略】四个方面。1.精选典型的文章,涵盖各种类型的文章加强对学生整体阅读的指导,强调"裸读"。所谓裸读,是指不给题目的文本阅读,指导学生从标题、行文思路、主旨思想、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阅读,培养学生潜心研读文本的意识。同时强化学生整体阅读的习惯,从标题开始,读懂读通每一个段落,能理清段落间的基本关系,提取出行文的线索。  相似文献   
68.
学生害怕写作文,是因为作文素材积累太少。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勤于在观察中积累、在阅读中积累、在交流中积累、在作文评改中积累,让作文"材"源滚滚,手到拈来。  相似文献   
69.
中南大学国家级智能科学课程教学团队在智能科学精品课程群的长期建设中,已取得突出成果。本文简要介绍该精品课程群建设的经验体会,包括我国首个立体交叉的智能科学教材体系建设、多层次智能科学精品课程群建设、开放式创新训练软硬件环境创建以及精品课程群的教学改革理论探索和推广应用等。本教学改革成果对其他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0.
西方最古老的“文化”概念是一个自然哲学范畴。从词源上讲,英文的culture、法文的culture、德文的Kultur均源于拉丁文的cultura,而拉丁文cultura是指与自然存在的东西相统一的事物、以及通过人为的活动去整治自然。colcre(colo)的原意包含:保护、耕种、培育、崇拜、祭祀——其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涉和对自然的崇拜,即指人类“保护”和“加工”自然生长物。英语中的culture原意包含:注意、耕作、景仰、敬神——其原始意义在于人对自然生长实施管理,即对土地的保护、耕耘及景仰,后来逐步引伸和扩大为对人的培养、教养,或表示人类应有的修养。而“修养”(culti—vation)则内涵“均衡发展”之义。因此,具有“保护”与“耕作”(开发)“二重性”的“文化”,作为对自然所作的人类性补充,内隐着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意向;“均衡发展”则内隐着“科学发展”的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