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教育   5059篇
科学研究   1122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663篇
综合类   560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6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571篇
  2011年   681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658篇
  2007年   654篇
  2006年   611篇
  2005年   484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在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在我国的城市社会尤为明显,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将有助于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本文对此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用Word2 0 0 0编辑数学公式与制作几何图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关注小人物的生活及命运,是中外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母题之一。白先勇的《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和屠格涅夫的《木木》就是这一类作品。文章试图通过对这两个文本的对比阅读,揭示作品中两个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同时也试图探析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不同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84.
小良水土流失中气候水文因素影响的灰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良地区过去是一个典型的水土流失区,现在已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为了使小良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气候水文因素,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在简要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地形地势、岩土性质、森林植被等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灰色理论对气候水文这个主要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度的分析,突出气候水文因素对水土流失影响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PSPICE仿真技术在电学实验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了电路的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86.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提出建构“学会共处”德育模式。为准确把握本校学生共处现状及影响因素,课题组在全校范围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建议,为共处模式的建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7.
南京市财经学校是一所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二十余年,毕业生六千余名,其中80%在金融、税务部门工作.一所中等职校能创造如此之好的社会效益,其中不乏可资借鉴之经验.本文拟从学校如何适应市场需要坚持课程改革总结若干经验,说明职业学校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88.
杨华  孟繁兵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3):70-72,93
语感是一个不需要注意观照的言语感知系统,其运作已经完全自动化,因而具有无意识的特征.语感属于直觉思维的范畴,直觉是知觉、潜意识、意识三种心理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
中国山水画是美术学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要提高学习效果必须重视实践环节。要从重视临摹入手,继承传统;要强调写生实践与验证提高,通过实际训练锻炼学生的写生和创作能力,以及追求高远意境的品质。  相似文献   
90.
《李育善散文集》是商洛作家李育善于2006年4月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作者从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到一个散文作家的成长过程。李育善散文的最大特征是记录日常生活,体悟平常感情;他的散文具有文学精神家常化、文学情感大众化、文学语言日常化等创作特征。在文学大众化倾向已成为消费时代文学主要特征的文化语境下,如何更好地张扬散文的文学精神,建构诗意存在的家园是散文作者以及我们广大读者的共同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