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教育   3215篇
科学研究   1038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329篇
综合类   271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48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41.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行为不再是一种线性的耦合模式,而是涉及到系统内多个模块之间的联结和交互行为。大学作为创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教学和科研等传统功能外,应进一步强化承担各模块间的媒介作用,从而由简单的知识生产工厂向地区创新中枢跃进。  相似文献   
142.
汉武帝置涪陵县于郁山,三国时置涪陵郡,以至唐置黔中道,使彭水地区成为道、州、县三级治所的要地。开发盐、丹地方产业为特征的"黔中文化",源头在郁山。几千年年来郁山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民族文化,仅先后修建的庙宇就有"九宫十八庙"的种种传说,对应考证不同版本的地方志,有关说法并非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143.
“血性意识”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基本性观念。其主要涵义是反对理性对性爱的干涉,追求灵肉和谐结合、“星式均衡”的男女两性关系。劳伦斯从性这一特殊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并探索建立自由健康的男女两性关系。但是劳伦斯所谈的灵肉合一,星式均衡是抽象的,没有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因而批判是乏力的。而他大量赤裸裸的性描写则是非常具体的,有很大的负面作用。特别是他想通过改善男女关系进而改良社会,更是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44.
本研究采用标准化问卷对101名职前中学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以函数为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职前教师函数知识三个成分的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图形性质、复合函数和反函数、概念表征;职前教师在学科知识领域中所处的位置高度比我们预计的要低,而且他们学科知识的结构比较松散,缺乏相互联系。由此对职前教师培养的课程、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5.
文章通过下岗职工再就业问卷,以及"人生变化危机感、成人工作压力、职业人格、攻击行为"4个心理测验问卷,对下岗职工进行调查,并作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6.
本文在揭示"襄阳会"故事的史实依据,梳理故事传承积累的过程之后,对元杂剧、元平话作品中的"襄阳会"故事作了比较分析,进而论证《三国志通俗演义》对这一传统故事的继承与超越,说明这部长篇小说虽然是"世代累积型"的,但它的写定者罗贯中的艺术创新之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7.
<共产党宣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规律性,指出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论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面貌的变化,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者和无产者的阶级对立,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48.
人是寻求意义的主体.当前教师研究存在着形式化问题,其根源在于忽视了教师研究意义的构建.教师研究意义是教师作为主体,在外部支持性环境这一动力场中主动将研究信念与自我信念、经验进行互动,进而建构起关于研究的理解.情境性和生成性是意义构建的两大特征.要促进教师研究意义的构建,必须关注教师真实的生活,关注教师作为主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9.
信息时代的知识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与知识活动相关的研究开始备受人们的关注,人们期望通过对知识活动的研究,能更有效地使用知识、创造价值。对知识转移活动进行探究,在分析相关概念、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知识转移活动的理论模型,即基于双螺旋知识结构的知识转移模型,分析模型中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内部转移过程和外部转移过程及其作用机制,并以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为例,从知识转移的角度,利用该模型分析其显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50.
教育研究中的系统科学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科学作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虽然已经历了一般系统论、自组织理论、复杂性理论三个发展阶段,但就目前教育理论研究情况来看,系统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应用仍多停留在一般系统论的初级阶段,对系统科学的新近研究成果显得不够重视,尤其是有着丰富内涵与教育应用巨大潜力的自组织理论代表--耗散结构理论.随着后现代主义教育研究的深入,耗散结构理论已越来越多地受到课程研究领域专家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初步显现.另外,数字化学习理论Connectivism新近获得了较大发展,它的主要观点正是耗散结构理论主要思想方法的重要体现.由此,我们相信在系统梳理系统科学自身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系统科学代表性观点的教育应用已显得十分必要.另外,积极吸纳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观点去分析教学系统,有助于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审视教育的弊病,查找深层次原因,摸索规律,促进信息时代教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