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各国文化   8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徽州的牌坊     
卞利 《寻根》2003,(1):72-76
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区的徽州,自然风光旖旎秀丽,黄山和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都坐落在徽州境内,且文化底蕴丰厚,有数十万件千年契约文书、数千种珍稀家谱和善本古籍,徽州一府六县(即历史上徽州府所管辖的歙县、休宁、婺源、黟县、祁门和绩溪六县)至今还存有包括牌坊在内、号称“古建三绝”的古民居、古祠堂等地面文化遗存,令中外学人和游客叹为观止。走进徽州,在古朴村落的田头路口、街衢深巷或民居祠堂门前,我们不时会看到座座造型各异、巍峨矗立的门洞式建筑,有的甚至相连成群,从而形成古老徽州一条独特的风景线,这就…  相似文献   
12.
朱元璋的出生地应以其本人的陈述和最早记载的官方文献为依据,即在今安徽省凤阳县境内.近年来,部分研究者重提的朱元璋出生盱眙说或明光说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黄山     
卞利  袁廉民 《寻根》2004,(3):68-75
1990年月12月,黄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4.
谈"徽学"     
作为一门学科研究领域,徽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被明确提出并得到学术界认可的新兴学科.由于这门学科产生的时间相对不长,因此,关于其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以及研究的方法等有关问题,在学术界均存在较大的争议和分歧.对以上有关徽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徽学研究的实际,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达人.  相似文献   
15.
清代江西的契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尾,是粘连于田地房屋买卖契约即正契之侧,由封建官府征收契税后发给业户的收据凭证。田房买卖交易,由官府抽取税收的制度,从东晋时即已产生,所谓“市易田宅既立文契,必投验官府,输纳税钱,给以印凭,谓之税契,此起于东晋时”。但此时的契税制度,尚是处于萌芽状态的税估阶段,与后来的税契还有很大的差别。作为官方收税的凭证——契尾,直到元代世祖至元年间才出现,所谓至元二十二年(1285)正月,“福建各务契税不用元降契本只粘务官契尾”。它历明而至清,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税契制度。由于  相似文献   
16.
嘉庆八年(1803年),江西南部的石城、瑞金、广昌、宁都等地,爆发了廖干周领导的斋教群众起义。这次起义,持续时间虽短,前后不过十余天,它却震动了清廷,清仁宗几次诏谕内阁、军机处,务必在江西、福建“择要严防”、相互“协剿”。关于这次起义,前人记述甚为简略,今人也未曾作过系统地研究,因感于此,我们查阅了实录、方志等有关史籍,就此次起义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乾、嘉时期,江西土地兼并十分激烈,不仅缙绅之家竞相占地,富商势豪争相购良田,如抚州府之东乡县就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而且大批的闽、粤流民又涌入  相似文献   
17.
试论明清以来徽州山区的经济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由于大山的相对封闭性特征,长期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居住在这里的徽州人世代传承,逐渐形成了许多具有山区特征的经济民俗。这些经济民俗中的很大一部分至今仍客观地存在于徽州的农村社会。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徽州的村规民约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本文以明清徽州村规民约为例,全面探讨了村规民约的性质,以及村规民约与国家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村规民约是国家法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构成了国家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但两者之间的抵触与冲突也是经常存在的,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政权统治,在发生抵触与冲突时,国家法通常采取妥协和让步的路径寻求消弭冲突、进行整合之道,而村规民约则采取主动“邀请”国家权力进入的方式,从而实现与国家法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卞利 《寻根》2009,(6):4-14
作为徽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徽学学科的主要构成,上个世纪发现的南宋至民国年间近50万件(册)徽州原始文书,拥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那么,这些文书从何而来,又是如何流传的呢?其种类和主要内容有哪些?收藏情况又如何?对此,我们很有必要加以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20.
卞利 《文化遗产》2010,(4):24-30,66,158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提出的创新性尝试,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整体保护的重要途径。如何使保护区建设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文化生态保护与自然生态保护相结合、整体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的目的,这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2008年1月由文化部授牌正式设立的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