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潜意识学”。潜意识的萎缩、衰退、僵化,无论在哪个环节上都很难进入文学境界。阅读,观察,思考,表达,这些文学环节都应该以潜意识活动做保证才能完成。否则,是入不了“境”的。有人读了不少书,看了不少  相似文献   
92.
如今时代,是各科知识空前增长的时代。用“知识爆炸”来形容它。既形象又贴切。可社会上另有一种“知识爆炸”的现象,“爆炸”过后。知识未增长。人倒被“炸”得糊糊涂涂、昏昏沉沉——有人在提到眼下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的时候,很有一点欣赏意味,陶醉意味。我却没有那么乐观,总觉得其中的悲剧意味颇重,重得叫人战栗,叫人想哭。先不涉及什么具体现象,单是那词义本身就让人不能乐观。“爆炸”是事物的一种突发性、无序性、失控性的运动形式,因此它炸的是  相似文献   
93.
我读书 ,很注重作者的“信手一笔”。所谓“信手一笔” ,就是指作者在行文中把正事谈清楚之后 ,似有意似无意地点缀上一两句“闲话”。莫小看这样的“闲话” ,作者的知识水平、情趣俗雅、文墨功力往往都闪露出来了。譬如说《三国演义》第三回 ,写袁绍、曹操率兵进宫诛杀宦官 ,写完将宦官“不分大小 ,尽皆诛绝”之后 ,作者信手写道“多有无须者误被杀死”。仅此一句话 ,既表现了作者对宦官体貌特征的熟悉 ,又表现了当时袁绍、曹操的愤怒情态 ,顾不得什么“扩大化”问题。还是《三国演义》 ,第 10 4回写诸葛亮病死 ,蜀人都很感伤。但我觉得作…  相似文献   
94.
前代和当代的文坛上,谈林语堂的书籍和文章已经太多太多。从前贬者有之,今日捧者尤多。贬林的人中自然包括鲁迅。林氏正被人誉为“幽默大师”时,鲁迅就不只一次地说过“林语堂最不懂幽默”,还曾在《玩笑只当它玩笑》一文中,将林氏文章的水平定为“玩笑”级别,易言之,没有什么像样的见识和学识。林语堂用英语写了  相似文献   
95.
让我们首先把书本知识比作海洋。在这样的海洋面前,常见的两种偏颇行为是:一、搭船过海;二、深入不出。前者指的是读书上的以“看”代“读”。不必讳言,眼下“看”书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少了。有人也许会提出疑问:难道看书与读书不是一个意思吗芽粗说,是一个意思。细说,不是一个意思。例如眼下,可“看”的变相“书籍”与日俱增,如电影、电视、电子游艺设施、卡通读物等。有人看过了许多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片子,就自认为已经看过了这些文学名著本身。还有的人,捧过一本读物,或是报纸、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用很短的时间来一番走马观花,略知…  相似文献   
96.
凡是制作艺术品,不论是画一幅画、写一首曲子、完成一件雕塑,实际上都不存在固定的第一笔、第一个音符、第一刀的程式。如果有,这位创作者就一定是泥师、泥古的工匠,而不是艺术家。油漆匠往八仙桌子上刷油漆,见过老师傅向徒弟传授“死规招儿”,第一刷子从哪里下手是有师传的,不循规就挨一耳刮子。但是,仅仅因为这是油漆匠面已,不是画家。再例如下棋,一个人的棋艺如何,看上三两盘就可。甚而,一盘看上三两步就成。下了三盘,盘盘开局都是那一套,我看此公的棋艺  相似文献   
97.
熟练的木工在那里推刨子、凿榫子,熟练的瓦工在那里砌墙、盖房,轻松极了,轻松到象是随意而做、无技法可言.为什么会给人这种轻松平易的感觉呢?只因为他熟练,他的功夫纯熟. 外行人站在一边看,看不出门道,觉得事情简单极了,甚而想:无非如此罢了,我也能干!好,让他试试吧,一干就砸锅.为什么他将事情看得这样简单、容易呢?只因为他是外行. 小说写作亦然. 一本在艺术上真正出色的作品放在读者面前,读者一读就入了境,没有感到这其中有什么奥妙,觉得那其中的人物、事件太熟悉了,就象身边的人  相似文献   
98.
这里说的“我”,千万不要误解,以为是我毛氏本人。这里的“我”取的是广义,即“我们中国人”之谓也。将中国诗人定为天下第一、举世无双的“写春妙手”,绝无“大国沙文主义”的意思,无非是说中国的农业文明史过于悠久,农业活动、农业情愫与季节(尤其是春季)的缘分超乎寻常的浓重。作为文人,写春也就写得动情,写得认真,写得精妙。于是,在文化上中国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写春大国”。  相似文献   
99.
毛志成 《教师博览》2004,(10):18-19
我在教育方面的事上谋生半世.至今还兼任着教育界的某些虚衔,如“中小学素质学会名誉会长”、“中小学教育研究委员会会长”之类。为此,也写了较多对当前教育的“指控”性章。例如2004年第5期的《北京观察》上,我写了一则较长的章《质疑某些化“产业”》,就痛心地谈到了两  相似文献   
100.
读书如采金,是需要聪明才智的。当你打开任何一本书籍的时候,马上就会听到许多的声音,或许是美妙的乐音,或许是刺耳的噪音,或许是平板的单音,这时,你就需要运用你的才智,决定读,还是不读:如果读,又该怎样读。 读书如采金,只有当你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时,你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