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兰台是什么?”朋友问我。“好象是古代典藏档案之处。”我回答。“那现代的档案馆、档案工作者为何还要称兰台、兰台人?”朋友疑惑不解。其实,这也是我从档二十年来一直萦回脑际的疑惑。最早听到“兰台”一词,是在刚进档案局馆后的一次业务培训班上。当时感觉这词挺幽雅。后来,“兰台”频频亮相于档案报刊上,“兰台人”、“兰台精神”、“兰台风采”时常跃入眼帘,总感到有那么一种别扭。现在,“兰台”又闯入互联网上驰骋傲游。在搜索网上键入“兰台”两字,查询结果竞有7450项。以“兰台”为名的网站就有不少,如“兰台导航”、“兰…  相似文献   
22.
档案馆有几位“近邻”: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当然,档案馆成为他们的“新邻”不过才二十来年的事。原本档案馆的“近邻”是保密局、机要局,这些神秘兮兮的部门。 当初,档案馆蜕去神秘的外衣,走近文化圈的时候,对他的“新邻”还有点不屑一顾,不以为伍的味道,自以为行政级别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优越感。后来,当档案馆不得不文化起来,再后来,档案馆想方设法文化起来,才发现他的这些“邻居”们的文化底蕴、科技含量、社会效应,从“邻居”那里借鉴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比如纪念馆的陈列展览,图书馆的信息处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期间,档案馆和他的“邻居”们和睦相处,还时常“走亲访友”,联手策划举办一些展览。 近年来,文化开始市场化、产业化起来,这种“邻里”关系也就不能不受影响,特别是原本相对稳定、分工明确、约定俗成的馆藏资源配置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
24.
年趣     
郭红解 《华章》2011,(9):19-19
倘问我儿时最眼热什么玩意?那就是转糖。荷包里有几个闲钱,特别是过年的“压岁钱”,大都“孝敬”了转糖老板。当年操转糖营生的多,随便哪条里弄巷子,一闻到炭火炙烤饧糖的香味,就知道有转糖的在。与别的小生意不同,转糖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叫做:“先钱后转,半转不算,压线重转,三个半转算八坨。”醒目的黑字,围圈写在转盘里。大抵转糖是赌运气,这叫有言在先,双方遵照,互不“扯皮”。  相似文献   
25.
叩访档案,就是叩访历史与未来,叩访曲折与成功,叩访苦难与幸福。叩访档案,是与历史的对接,是和文化的对话,是对心灵的拷问。叩访档案,让人深沉,给人睿智,使人真诚。  相似文献   
26.
北欧纪事     
岩石下的档案馆 被誉为北欧珍珠的斯德哥尔摩市,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厚的人文资源。斯德哥尔摩市档案馆绵延65公里排架长度的档案史料,见证了瑞典几个世纪的历史。  相似文献   
27.
又是李辉先生。又是北京潘家园。这篇《纸上苍凉》使养生休息中的我有点按捺不住了。 几年前,在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上读到了李辉先生一篇短文,披露了他在北京潘家园旧书摊上淘到的一个“金矿”:50、60年代中国剧作家协会的一大批档案材料,大多是当年个人检讨、互相揭发、批判提纲  相似文献   
28.
29.
北京天安门东侧南池子大街南日,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皇史威。“成”,意即专藏帝王手迹、实录、秘典之所在。这是建成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库。宫殿巍峨,形制严整,左右铺陈,前后延伸,整石雕砌,无梁无柱。殿内筑有1.42米高的石台,其上排列152个鎏金雕龙的“金匮”,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