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8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悼念招娣     
鲁光 《新体育》2013,(5):36-40
三十多年来,陈招娣为多少学子和国人所敬佩。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也通过招娣传递给一代代人。 3月的一个礼拜天,公安部的一位朋友给我发了一条短信:“陈招娣肝癌晚期,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2.
初夏时,旅居香港的画家朋友南溪打来电话,说在深圳他有一位当兵时的战友,叫李炎财,是一家装饰公司的老板,但酷爱美术,又酷爱武术,功夫挺深的,为人也豪爽热情,去深圳时不妨认识一下。没有想到,仲夏时节,我就去了深圳。虽然南溪已随夫人去英国度假,不能来深圳聚会,但李炎财自己上门来找我,非请我去他的公司坐坐不可。在他的深圳市长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落座,刚喝了几口纯净水,李炎财已把他练功的器械搬到我的眼前。所谓二节棍者,即是两节不长的铁棍,中间用铁链连结而成。看起来,极不起眼,但它的威力很大。我急于想了解这位…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研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上,听一位女班主任老师谈及这样一件事:“一天,学生在教室里正热烈地谈论着什么,我一进去,谈笑嘎然而止。后来,从学生干部那里得知,一个学生因为看见我与一男同志在街上并肩而行,由是引出一则我是否在谈恋爱的  相似文献   
14.
鼠年尚未过去,牛年已来眼前。应该说,鼠年是令人欣慰的一年。群众性的垂钓活动方兴未艾,在祖国大地上,已逐步形成一支既讲钓技,又讲钓德、钓风的庞大的可观的队伍。通过频繁赛事,尤其是“钓王赛”,一批初具实力的竞技高手脱颖而出。据行家们估  相似文献   
15.
辞别猪年,我们的心情是兴奋和激动的。1995年,我国的钓鱼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 双休日为广大钓鱼爱好者提供了更充裕的休闲机会,城乡的钓鱼队伍空前壮大。垂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日益被社会认可。 数千万人参与“休闲钓”,享受着“一竿在手,其乐悠悠”的美好生活。而近些年涌现出来的垂钓高手们,则已不满足于一般的休闲钓。他们频频出击,踊跃参赛,把我国的“竞技钓”也推到一  相似文献   
16.
狗年的夏天,我们的星球肯定会热上加热。因为,在气候的炎热之中,还将加上世界杯足球赛掀起的另一种狂热。千千万万的球迷将享受一次次梦幻般的沉醉,将经历一次次死去活来的激奋。欢呼声、加油声、叫好声、惊叹声、叫骂声……将笼罩整个地球。那些有参赛队的国度如此,即使是无缘问津赛场的国度也绝不会逊色。 笔者头一回有这种感受,是八年前。1986年夏天,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渡假楼——作家之家落成。我与十多位来自北京的作家、诗人、评论家,作为它的第一批客人,住进了这座小巧别致的小楼。入夜之后,我们围座在三楼大厅看电视。看到九点左右,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姑娘     
鲁光 《传媒》2001,(8):41-44
1981年金秋,《中国姑娘》发表后,适逢《中国青年报》召开全国记者会。我被邀请去讲述这个作品的诞生经过。写作《中国姑娘》,是我内心激情的流泻,是我的生活根底使然。以我之见,任何  相似文献   
18.
一杆红木秤     
搬过几次家,别的物品常有更新,唯独这杆红木秤一直挂在我的居室的最显眼的地方。它长不过盈尺,粗如拇指,暗红色。秤花是铜丝镶嵌的,秤钮是铜铸的,但都已被岁月磨去了光泽。秤钩是铁打的,细细弯弯的。秤砣是生铁铸造的,上面有“贰拾斤”的字样,像一口扁平的铁钟,用一条细麻绳拴着,挂在秤钮上。那细麻绳是人工搓就的,悠悠岁月已磨掉它外表粗糙的毛茬。它挂在我居室墙头已三十来年了,但那秤杆依然笔直笔直,丝毫未走样。这是一杆真正的公平秤。它是父亲留给我的唯一遗产。文件大革命开始不久,他就托人捎来了这杆秤。在给我的那封信中,他叮嘱道:…  相似文献   
19.
山的性格     
人的记性是很奇特的。有的事、有的人,经历过,见过,也就淡忘了。而有的事、有的人,经历过,见过,就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老也忘不掉,而且随着日月的流逝,愈来愈鲜明。他——中国著名登山家王富洲,就是深深印进我的记忆中的一个人。六十年代初,我从报纸上看到过他登上地球之巔——珠穆朗玛峰的动人事迹。我知道,他是学地质的,大学生。登珠峰那次,起先他是一名运输队员,负责把登顶物资送往高山营地。他也许是负重能力强,给他压上多少东西,都不吭一声,总是默默地往上登攀。  相似文献   
20.
世界杯足球赛在美国开哨前,笔者曾为《足球世界》写过一篇短文,题为《足球拥有世界》。杯赛后,编者约我再写一篇,苦思良久,未能下笔。不是缺乏感受,相反,是感触万千,不知从何下笔。万般感慨凝聚成一句话,“中国离不了足球”。不妨就以此为题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