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 问题的提出 女体育教师占全部高校体育教师相当的比例,她们承担着女大学生的体育教学,训练任务,还承担着培养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贯彻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提高女大学生健康水平,增强体质的重任。对高校女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等方面的调查,有利于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22.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将其体现在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使当代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需要,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23.
以我国16个小城镇为对象进行了经济、人类和体育发展的实证研究.结果认为体育现代化有赖于经济的高度发展,但也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小城镇学校体育拉动了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使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居民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和拥有健康身心的追求刺激了体育消费,帮助形成了体育市场,促进了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24.
我国小城镇体育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东、中、西三地区16个小城镇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转轨时期经济发展与体育发展的互动作用,在论述经济对体育产生作用的同时,重点探讨体育对经济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在读大学生体质状况动态跟踪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跟踪观察法,通过对大学生三年来体质指标的连续跟踪测试及和其它不同地区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了我校学生的体质现状及身体素质指标呈阶段性变化的特征和在读大学生的体质发展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26.
以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研究了苏南小城镇的体育和健身设施、设备,发现发达的经济是建造体育和健身设施的前提,苏南小城镇初步拥有了较好的体育和健身活动的设施和设备;体育和健身设施、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与小城镇的经济、人口成低度正相关;小城镇体育和健身设施、设备的规划和建造还取决于小城镇领导对小城镇居民体育和健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27.
苏南小城镇体育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研究了苏南小城镇居民的体育和健身锻炼。研究认为。苏南小城镇的非农化、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小城镇居民的健身锻炼水平;小城镇GDP水平、人均纯收入与小城镇居民的体育和健身锻炼以及锻炼次数呈正相关;民营业主,尤其是中等收入水平之下的民营业主基本游离于小城镇居民健身锻炼之外;非农化、经济发展水平与小城镇居民体育和健身活动呈倒“U”字型关系。  相似文献   
28.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献资料法和访谈确定了120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始评价指标,经初步研究选定80项;通过首轮专家问卷调查筛选出40项,在此基础上运用“多输入加权优序图”法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排序,初步形成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9.
苏南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苏南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苏南地区经济的发达,为居民的体育活动奠定了基础,苏南小城镇居民体育锻炼持续时间仅为10min,文化程序是制约小城镇居民进行体育及健身锻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以问卷调查、面访调查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对我国16个小城镇的竞技体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认为小城镇输送任务主要依靠学校来完成,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设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超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发展,小城镇举办比赛受竞技体育的"变异"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