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付饶 《网球》2010,(8):36-36
先开门见山地掏出我的两个观点:1)我不敢断言“属于纳达尔的时代已经来临”,却很肯定纳达尔的赢球模式(亦可理解为打法),注定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主流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2.
付饶 《网球》2010,(1):98-99
像职业比赛一样,把技术指标用到业余比赛中去统计,结果会是个什么样子,这是我几年前就很感兴趣并特想做的一件事情。费德勒们的技术指标短斤少两背后暴露出什么问题,揭示什么规律,近乎路人皆知。可离我们每个人更近的业余比赛呢,除了失误多,你对它有多少直观的认识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本文介入的动机。  相似文献   
53.
付饶 《网球》2010,(5):114-115
根据以往我们的统计数据,业余选手的比赛有75%以上的得分来自于对手的失误。由此可见,利用对手的失误是业余比赛得分的最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4.
付饶 《网球天地》2008,(3):100-104
"你几点几,他向点几,我几点几,但说实话,就凭你我一张嘴,心里还真是不清楚自己究竟几点几?"衡量球技水平的困惑,几乎是每位业余网球爱好者都会碰到的。幸运的是,ITF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球技测评体系,它以一种客观、量化的方式,可以较准确地测评球技。下次去球场,记得带上一支粉笔,就可以做自己的"球技主考官"了。ITF 测评体系满分为400分,200分产生于底线技术,另200分来自发球、截击和高压,所有得分相加就是你的最终成绩——  相似文献   
55.
付饶 《网球》2008,(2):90-91
许多顶级职业球星都被认为是百分率选手,然而,到底怎样的选手才是百分率选手,又到底该怎样打才算百分率网球呢?  相似文献   
56.
付饶 《网球》2008,(3):102-103
远看,23岁以下这一代是技术全面精良,战术丰富多变,打法立体美观,遍地都可以开花的一代。近看,23岁以下这一代实为反手鼎盛的一代!时代变了!曾经威风八面的80后主将萨芬只挣扎了两下就倒在85后青年巴格达蒂斯拍下;西里奇19岁,那支粗壮的双反打得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的大龄青年冈萨雷斯  相似文献   
57.
付饶 《网球》2008,(8):116-117
这一直是球迷甚至教练颇为感兴趣的话题,且长时间争论不休,最后又始终无法找到准确答案。比如说,有人根据几何位置关系计算出,至少1米80才能发平击;另一些人补充说,考虑到地球引力,这一高度应超过1米85;最近甚至还有观点指出,身高必须超过2米40才能发出绝对的平击球;还有一些看完郑洁比赛的观众则抗议,1米64的个头儿不照样能发平击吗?……林林总总,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58.
付饶 《网球天地》2009,(4):90-91
历来有种观点:“最舒服的握拍就是最适合的握拍。”但以长期的教学观察和统计数据可以证明一件事:正是这种不拘泥于细节.单纯追求“舒服”或是顺从“习惯”的握拍方式,毁掉了网球场上50%的正手。换句简单的话说.有50%的业余球员不会握拍!  相似文献   
59.
付饶 《网球天地》2009,(6):76-77
先翻开ATP排行榜单,找找前50名里还有几支单反:1、2、3……你能数出来九个半。半个何来7第44位的桑托罗长期游走在单双之间,姑且算半个。照此说来,如今男子网坛的单反比例已不足20%,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基层教练会教单反的越来越少,正在成长的未来之星们几乎清一色双反。严重地说,二三十年后,人们可能无法再欣赏到单反华丽转身抽射的慢镜。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临床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现状,优化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教学实验室自行设计网络问卷,对医学院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现状展开调查。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回收。分析结果显示,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存在的主要障碍为缺乏空余时间、实验条件、指导教师,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意愿强烈,年级、成绩和动机强度等因素对于学生是否参与科研活动具有显著的影响关系。针对当前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构建以中心为载体,以课程为核心,以兴趣为驱动,以项目为补充的递进式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案,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