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根据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及个性化差异,克服运动员在每一次试举新的重量出现的心理兴奋,心理恐惧和心理不稳定等表现,是广大基层教练员在实践中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抓好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早期培养,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面能力方能真实的反应出运动员实际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22.
<正> 9月24—25日黑龙江省高校电教工作会暨高校电教研究会在黑龙江交通专科学校召开,省内40余所高校主管教学的院校长及电教中心主任等参加了会议。黑龙江省教委董浩副主任、国家教委电教办副主任于云秀、中国电教协会副秘书长刘雍潜出席了大会。 会上,董浩副主任就黑龙江高校电教现状、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等作了重要讲话。于云秀副主任、刘雍潜副秘书长分别介绍了全国电教“九五”发展规划和中国电教协会的工作情况;强调电教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仅需要学校领导重视,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增加投入,发展教育新技术,充分开发与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还需要加强电教  相似文献   
23.
24.
刘树合 《考试周刊》2011,(22):154-154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只注重从知、情、意、行四方面入手,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品德行为。一堂课的教学都是从外到内,自上而下地灌输,教师成为"知识的搬运工"。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发生严重脱节,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而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无力,从而使学生感到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25.
教师VS压力     
“为人师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天底下好像没有什么职业有教师的职业这么神圣,有头上这么多的光环。既然你是“园丁”,你就必须辛勤耕耘,因为你是“蜡烛”,你就一定要燃烧自己,这一切强行把教师推到了几乎是“完人”的境界。因此,教师们不得不尽量满足人们对神圣职业的要求,不得不常常掩盖和压抑自己的一些真性情,表现出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苟全自己等症状,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被现实所挫伤。这种没有自我、不要索取,只要无私奉献的情状,久而久之,必然严重地损害自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6.
<正> 电教,无论是作为新兴学科,还是作为教育现代化手段,在我国高等院校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还不超过20年,因而值得探索和完善的方面很多。本文将结合包括哈工大在内的我省高校电教事业普遍滞后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多年工作实践和体会,谈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电教编导工作,明确编导应具备的基本职能、主导作用和客观环境。 一、电教编导的主要职责及素质  相似文献   
27.
刘树合 《考试周刊》2011,(91):23-23
教材是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工具,是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工具,吃透教材,研究好这个工具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教师就会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有章可循,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8.
在课改中学习,在课改中探索,在课改中成长.我内心深处已经植根着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我始终以这种理念统领自己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29.
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及其“产业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和“面向市场”问题应该说 ,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后 ,已经得到了确认 ,特别是对高等教育属于第三产业 ,取得了普遍共识。但是至今在如何理解高等教育的“产业”性 ,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应否“面向市场”等问题上 ,人们的观点还不尽一致。现在看来 ,这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直接涉及到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新途径、新机制 ,并关系到今后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 ,应该深入讨论。1 .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的“产业”性这里的关键问题是 ,如何看…  相似文献   
30.
2005年,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提出"报纸消亡论"。随后,关于报纸将在21世纪中叶前消亡的结论便引发了众多学者和从业人的激烈讨论。那么,报纸的未来究竟会如何呢?本文拟通过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在传播信息方面优劣特点的分析,为报纸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