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2篇
科学研究   35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高技术船舶产业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发展是克服各种研发失灵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国家实现海洋强国目标的基石和重要支柱。鉴于此,从技术链视角引入技术弹性、扩散度和成功率等参数,概括出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政府-市场结合3种情形,建立高技术船舶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并对不同模式下的投入程度和最佳收益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市场主导模式下船舶研究院、船企的投入水平和效益远不及政府主导、政府-市场结合模式,不应该采纳;当某项产业共性技术弹性低、横向和纵向扩散难度大、船舶研究院获益少时,运用政府主导模式更加合理,反之则选择政府-市场结合模式。最后,从政府清晰定位角色、产业共性技术分类等方面提出管理对策,为高技术船舶产业的进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13.
幼儿成长、家庭建设和女性发展都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三者在理论上有紧密的逻辑性,在实践上有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幼学—家学—女学概念的提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重视的文化基因和当代家庭发展的现实需要。就逻辑而言,儿童发展是“幼学—家学—女学”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核心家庭的形成强化了“幼学—家学—女学”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家庭新风尚是“幼学—家学—女学”协同发展的文化愿景。为实现“幼学—家学—女学”的协同发展,应以促进妇女儿童的社会融入为效益目标、以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政府主导构建社会支持体系、以新形态“家校共育”为常态化协同路径,并以跨学科研究为学术支撑构建“幼学—家学—女学”协同发展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14.
发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被视为减轻父母育儿压力、提振生育意愿的重要手段。自2019年重启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以来,我国普惠性托育服务取得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托位总量不足和存量空置,入托需求大与送托行为少,家庭需求多样化与托育供给单一化,高质量托育期待与办托水平良莠不齐,托育师资存量不足与增量缓慢、流失严重等多重结构性矛盾。本文从优化顶层设计、丰富托育服务供给形式、建设托育服务人才队伍、提升政策透明度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优化托育服务供给结构,促进我国0~3岁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215.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学分制是一种大学生评价模式的新探索,主要体现在学业计划之外的内容,是对高校学生在校就读期间非学业状况提高的侧面体现,素质学分模型是建设在素质学分之上,通过已收集的学生信息,采用SQL语言查询创建数据视图链接,最终构建素质学分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