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原题再现:(安徽卷第23题)如图1,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平行线l1、l2、l3、l4上,这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h1、h2、h3(h1〉0,h2〉0,h3〉O).  相似文献   
32.
《非诚勿扰》:朝着幸福的感觉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玫瑰之约>等大量的婚恋交友节目出台并红极一时,几乎多数电视台都争设立了相类似的栏目,也兴盛一时.21世纪初,绝大部分栏目都销声匿迹,以后,这一类节目成了避讳的禁区,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后半期,开始有了若干节目登场,但形成热播现象的当属江苏台的<非诚勿扰>了.  相似文献   
33.
一 贵州电视台的<论道>在业界声名鹊起看似有些意外,但作为地方电视台的一档非娱乐性的栏目,却能得到广泛的赞誉,显然有其必然因素.考察作为媒体栏目的<论道>特点,主要在于:立足媒体的传播;超越媒体的把握;回归媒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法作了研究,以助同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5.
36.
中国电视传媒理论与实践的得失偏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传媒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从注重艺术到注重传媒的演变、从定性描述到量化指标的变迁、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研究的微妙进展、从对象研究到比较研究的拓宽、从媒体自身到社会文化研究的视野 ,都可以证明。但理论研究和实践偏差主要表现在传媒理论尽管在学习输入外来观念和实际应用上洋洋大观颇具规模 ,却似乎没有形成中国化的可操作切用的理论 ;传播概念的普适性和艺术传播实践的差距不小 ,电视艺术传播远不如新闻传播研究更为有力和深入 ;传播的公信力和批评精神确立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2003年度,中国电视呈现出某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无论是产业政策的确定,产业形态的确立,行业认同意识的趋近,频道构架典范形态的出现,以及电视整体开始稳步前行,操作趋向规范等等,都预示着中国电视的传媒观念意识大大迈进。  相似文献   
38.
39.
中国古代文学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璀璨绚烂,珍美绝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乃至明清小说,就如滔滔长江,源远流长,至今仍放射出真、善、美的光彩,显示出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它们无疑是我们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朱自清先生认为:“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得经过这种古典的训练、熏陶,才成其为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然而,古诗文作为文化遗产又是历史的产物,是属于过去时代的作品。从它们的语言文字、时代背景、艺术手法,直到思想情感、文化心理等等,对于电大学员来说,无疑构成了一道道障碍。如何帮助他们扫清路障,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理清文学史和作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传媒研究和传媒实践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电视传媒欣欣向荣的朝阳状态中,传媒理论研究的地位愈来愈得到推崇,尽管这种推崇还没有上升到自觉理性的程度,并且还多少带有传媒实践内中的蔑视和为我所用的功利目的,但传媒研究与传媒实践的同步增长确乎是事实.我们看到相关节目、栏目或宏观战略的不少研讨会、策划会热热闹闹,研究者和业界的研讨也逐渐深入,开始显露了传媒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