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80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古代诗词有不少情景交融、意蕴深厚的佳作,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是从"移情说"的角度对其加以肯定,这实际上并未完全揭示其本质意义.如果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些作品,不仅能使其焕发出更为夺目的艺术光彩,而且能令人深切地体会到隐藏在作品中的生态美意识,并感悟作品所揭示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黄石矿冶戏剧作为黄石矿冶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以丰富的题材、多样化的结构形式、浓郁的地方色彩承载着黄石悠久的矿冶历史,彰显着矿冶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热爱祖国的精神风貌,而且以其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为依托,通过一幅幅典型的戏剧场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成就了自身特有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3.
104.
刘献君  周进 《教育研究》2012,(11):50-55
中国大学发展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明确的核心理念。建构大学核心理念有利于大学提高办学理性认识,改善大学同质化现象,适应社会整合诉求,保障大学基业长青和思想独立。大学核心理念体现了大学活动的基础性法则与深层信念,每所大学都应形成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理解,把握核心文化、核心价值、核心目标、大学使命与共同愿景等五个维度,创建各具特色的大学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05.
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自愿基础上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中学生社团建设和活动要坚持以生为本。社团建设生本化,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都需要;活动内容生本化,力求让所有的学生更喜欢;活动形式生本化,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展示的平台,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自我提升。生本理念下的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6.
所谓“自我教育”,就是教育者要求学生在自我活动中观察、思考、分析、感知,自己教育自己,也就是调动学生主观的积极性、进取心,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这是德育工作中的一种好方法。如简单地用管、卡、压的办法去搞思想教育工作,甚至把大量的工作和  相似文献   
107.
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和态度四方面对兰州师专学生的公共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得出一些改进公共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我国高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大规模扩招致使总体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高校内部体制不完善,增加隐性成本;师生人力资源大量流失。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与市场融合,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提高教学质量,借鉴科学管理思想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积极创建节约型高校。  相似文献   
109.
技校教师很苦,苦就苦在学生工作难为,难就难在一部分学生基础太差,导致教学内容难以推动,技校的办学效益在此受到挑战。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促使全体学生成功无疑成为技校教师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0.
陶渊明的诗文自梁昭明太子萧统以来便备受推崇,或赞美他诗文中表现出的高尚节操,或激赏他诗文的独特风格。其实,从生命美学的视角看,陶渊明诗文中的生命观亦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即体验真实生命,守护精神家园;追求和谐生命,维护生态家园;尊重自然生命,坦然面对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