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基础展柜是培养学生直观形象概念的基础,我们在分析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实体展柜的无线控制、音频解说、多媒体软件配合的新型综合展示系统,将信息技术、图形技术、无线控制技术应用到了开发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讨论了研究性实验的内涵与外延 ,通过对机械基础中一个重要实验的研究性实验设计 ,介绍了开展研究性实验的一点经验 ,对研究性实验台的开发、研究内容的界定等做出了初步的规划 ,提出了研究性实验的特点是 :知识取得通过直接经验 ,问题表象复杂 ,影响因素众多 ,测试结果的分析有灰箱的特点。对研究性实验指导的要求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实施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清华大学六年来开展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选题、制作与评判过程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其中的得失与利弊.为了建立一套公正的评价体系,我们引入了层次分析法进行比赛名次的评定,评定结果公正公平透明,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可.在此总结我们的经验教训,为广泛开展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最大力量能力阈”的测试方法,对国内10名男子和10名女子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的力量耐力进行测试与研究。建立了力量的检测与评价平台,从负荷重量与运动速度两个方面综合评价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能力。从力量素质的结构上发现了我国速滑运动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保持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力量耐力”,特别是“速度力量耐力”的力量训练指导思想。通过1年多的实施已显示出明显的效果。对备战2006年冬季奥运会的重点运动员进行了系统测试和专门指导,获得了显著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的新教学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新世纪之初中国高等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适应提升层次、拓宽专业、提高素质、面向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必须在改革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体系的同时,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实验、课后作业和考试评价均为课堂讲授内容服务;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培养机械工程学科创新人才的要求。我们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机械工程教育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我校机械工程教育实际情况,对影响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教学质量和教…  相似文献   
16.
机械结构实验的建设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机械结构教学的重要载体-轴系结构出发,分析了结构实验模型的开发历程,对单轴系实验、多轴系实验以及结构的综合实验从实验的组织与实施方面介绍了多年开展工作的体会。从培养创新性的目标出发,分析了创新结构载体的选择与应用。从培养学生实际技能出发,探讨了结构实验的组织与实施原则。对结构实验的学习效果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角度讨论设计的性质。首先澄清设计的定义,回顾西蒙(Simon)关于人工科学的几个重要观点。然后根据亚里士多德科学分类将设计定位为创制科学。在创制科学语境下,基于人工制品的二重性提出设计的三重性;通过比较自然科学研究和设计过程,提出设计的核心是为功能结构匹配提供尽可能精确的解释。最后分析一般设计方法的不足,提出创制科学语境下的宏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8.
赛艇运动中拉桨阶段的桨力曲线反映了运动员的发力特征,是专项竞技能力诊断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队的测试实例,对不同艇种、不同桨位的桨力曲线特征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对赛艇项目进行系列测试(桨频:35桨/min),结合专项认为专项技术较好的多人艇运动员大多采用A型;双人单桨项目中.领桨手倾向于采用A型桨力-时间曲线,一号位桨手倾向于采用B型桨力-时间曲线。不同桨频下的桨力-时间曲线特征可作为训练效果的评估依据,低桨频训练必须保持合理的拉桨速度和拉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