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共和前期,严格的道德规范将罗马公民塑造成为勤劳的农民、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的官员,从而建立起横跨三大洲的罗马帝国.我们将从古罗马的农民、官员两个方面论述古罗马公民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2.
情感教育作为目前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生情感认知、学习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需要立足于学生角度,将情感教育融入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跟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进而改善班级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明确工作方向,将学生思想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心"出发,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培养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建设乡村文化已经颇见成效,但仍与乡村振兴的要求相去甚远.文化振兴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整个乡村振兴的成效以及传统文脉的传承.找寻振兴乡村文化的路径,不仅对新时代我国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也将为解决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应用选择.因此,分析讨论了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永顺老司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西自治州永顺县老司城是中国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土司古城,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从历史学角度对老司城进行研究的论文很多,而对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却很少。我们对老司城进行了实地调查,颇有些感触。衷心希望老司城独特的历史文化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保护。老司城的历史文化资源极有旅游开发价值和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罗马之所以能发展成一个世界帝国,公民道德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种道德强调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官员通过维护共和制度、士兵通过勇战沙场、普通公民通过努力为国家增加人口来报效自己的祖国.  相似文献   
16.
政治捐赠是古罗马的一项古老传统。自王政时代起,捐赠就是政治人物争取民众支持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同的历史时期,罗马的政治捐赠具有不同的内容。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政治捐赠规模较小,民众是主要的受捐对象,捐赠的内容主要是金钱。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7年,随着个人独裁的出现,政治捐赠日益频繁,捐赠的方式日趋多样化,除平民外,军队也开始成为主要的受捐对象。捐赠成为政治人物拉选票、获得军队支持的有效手段,为罗马由共和向帝制转变提供了条件。自公元27年至罗马帝国灭亡,政治捐赠呈现出制度化的趋势。罗马平民和军队视其为自己应得的权利,使得政治捐赠呈现出欲罢不能之势,导致政权更迭频繁、财政压力巨大,为罗马帝国的衰亡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7.
罗马共和时期,人们通过选举来选拔官吏,贵族后代、战争中的英雄以及美名远播的公民都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人们更加看重的是竞选者是否具有美德,在这种选官原则的指导下,罗马出现了一大批受人尊敬的官员,在他们的带领下罗马终于由一个地域小国发展成为一个雄霸四方的大帝国。  相似文献   
18.
尹宁 《中国收藏》2017,(1):58-61
作为一个曾经的理工男,笔者却从小就对中国传统古钱币充满感情,还记得当年第一次接触到这些红斑绿锈的藏品,就被他们的古雅深沉所吸引。在此后的求学岁月里.笔者频繁出入于各地的古玩市场,去选淘自己心爱的古钱藏品。然而,中国的古代行用货币博大精深,数量庞杂,精品众多,而且售价不菲。当年作为一个穷学生,我没有那么多的财力去购买那些精品。于是在我收集的过程中。慢慢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一度还算便宜的民俗花钱。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课本上在介绍做肥皂液膜上光的干涉实验时,用蜡烛作光源,由于烛光很暗要直接观察肥皂液膜上的光干涉条纹,必须在暗室中进行。我把这实验改成课堂实验效果令人满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12伏卤钨灯作光源(也可用显微幻灯投影器代替光源)。光源  相似文献   
20.
与电视媒体的热闹喧嚣相比,电视批评却时时陷入"失语"状态.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除电视批评的环境尚不够良好之外,电视批评本身的理论建构极其薄弱不能不说是更为根本的因素.如何建构中国电视批评理论,以推动健康、有力、活跃的电视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