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2429篇
科学研究   58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33篇
综合类   111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44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01.
基于情境教学,以走进手机工厂为主要情境,启发学生进行“构建模型—→自主设计—→优化设计”的工艺流程探索,展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通过模型应用、工艺评价与优化、自主命题等,促进学生向高阶学习进阶,实现高效复习。  相似文献   
102.
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像一个围城:城内的科研单位守着众多的科技成果,却无法将其向企业转化,自然没有回报而言,更无奢望由此产生新一轮的科技发展:城外的企业,苦于没有更新换代的科技成果,发展后劲乏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裹足不前.……  相似文献   
1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学素材,对学生的价值观、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化自信等。本文基于中职语文教学课堂现状,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104.
105.
对苏州市7个行政区10个不同的小区详细的调查研究,采取各种形式,对苏州社区休闲体育项目、参与休闲体育的目的、参与休闲体育的场所、休闲体育消费行为特征等作了分析和统计,表明苏州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方面消费能力有限,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体育休闲场所还有待改善。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给出了完善体育服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6.
<正>经过多年的足球训练工作,笔者总结出了足球传、接球技术训练的几种方法,现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参考。一、四人两球逆向顺序传球练习1.训练目的:快速传球和控球。2.训练方法:如图1所示,4名运动员分别站在6—12米的正方形场地的边线上的中点附  相似文献   
107.
中介语的产生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介语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常见现象,表现为学习者过渡性的外语语言能力。中介语的产生有多种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了解这些因素,并根据学习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尽量防止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恩惠是关爱社会和关爱他人的善举,有利于社会团结和公共生活的和谐。吕乌齐斯.塞涅卡从道德哲学视域全面阐述了恩惠的本质追求、给予什么恩惠、怎样实施恩惠和对待忘恩负义。塞涅卡的恩惠思想对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人民追求幸福生活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9.
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从而获得较好发展的过程 ,其主要特点在于 :一是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结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二是突出“德行” ,以培养学生善解人意的素质为基础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使学生在做人与为学上齐头并进。三是将认知与感情贯穿全部教育过程 ,使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感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四是把理解作为教育目的之一 ,使通过理解而教和为理解而教融为一体。五是成批转化因误解造成的后进生 ,形成“后进生大步前进 ,优秀生更优”的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110.
论师生的理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主要由理解意识、理解能力与理解行为构成。对于特定个体来说,理解性的提高需要一定的社会化过程。这里从对人的理解(自我理解与相互理解)角度探讨师生的理解性,为现实教育提供参考。一、自觉的理解意识理解意识分为自发与自觉两个方面。自发的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它在一般教育过程中就可得到发展。而自觉的关涉何谓“理解”、“有何价值”等的考究,是人的意志品质在分析和处理问题上的反映,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如同其他社会成员,师生自觉的理解意识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一)懂得理解之于自身的价值在本质上,理解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