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我们主要运用空切或者在进攻阵式遭到破坏后组织移动进攻。移动进攻有以下优点: 1.易于教学,不必占用很多练习时间。因此,可以把更多时间用于完善防守。  相似文献   
32.
33.
对广西进行了详细的植物区系调查和植物区系名录整理.结果表明,广西植物区系共含野生维管植物275科、1575属、6826种.其中蕨类植物54科、125属、532种;裸子植物7科、13属、48种;被子植物214科、1437属、6246种.本文简述了与该地区植物区系有关的自然条件,分析了该地区的植被特征,对区系的组成特点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4.
以世界广布的兰科植物为例.它在广东和中国的分布是非常复杂和有趣的.在中国169属当中.世界广布占2.95%.泛热带分布占4.73%.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间断分布占0.6%.旧大陆热带分布6.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9.4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2.95%.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38.46%,北温带分布7.69%.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2.36%.旧大陆温带分布1.18%,温带亚洲分布、地中海分布和中亚分布不存在,东亚分布14.79%.中国特有8.28%.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兰科的原始分布中心主要在东亚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即主要是在华夏植物区系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35.
通过化学分析证明,美栌木与九里香属内的九里香组植物较为接近,两者均含月橘烯碱     及8-戊烯化香豆精,而棕茎组植物则与黄皮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  据此肯定了Tanaka的观     点,认为棕茎组比九里香组原始。黄皮族内的亲缘关系亦可作如下推断:  小芸木属→山小桔属→黄皮属→九里香属棕茎组→九里香属九里香组→美栌木属。  相似文献   
36.
如何改变电力企业粗放的管理模式,进行精细化的企业管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电力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7.
南岭山地种子植物共约1045属,包括13个分布区类型和19个亚型.亚热带至热带分布成分543属,不少热带性科属以南岭山地为其分布北界.中国特有成分41属,具有一定的区系残遗和特化现象.中国亚热带与北美间断分布成分69属,其现代分布中心或原始代表多数在中国亚热带及其附近热带地区.亚热带至温带分布成分196属,大部分是草本属,而木本属几乎都是落叶树和针叶树,一些属种以南岭山地为其分布南界.地理成分分析表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区系在发生上具有统一的整体性;北美与中国亚热带植物区系有着共同的起源;针叶树类和落叶树类可能是由亚热带当地发展起来的;落叶习性的出现可能是常绿树类对干旱气候适应的结果;针叶和落叶习性对高寒气候的适应则可能是次生的  相似文献   
38.
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基础,从语气、情态和人称三方面分析了奥巴马2010年感恩节致辞,其目的是研究演讲如何传达讲话人意图。  相似文献   
39.
在我发言或讲课的许多场合,我总这样声明;“不要忽视这些小技术”。在篮球运动中要取得不断进步,掌握这些小技术是非常重要。这些小技术是基础,是比赛的根本,十分  相似文献   
40.
准噶尔盆地植被特点与植物区系形成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准噶尔盆地的植被呈非紧缩型分布.白棱棱和棱棱群系是本区沙漠植被的重要组成者.早春短生植物丰富,季相鲜明,春夏之交由其繁茂生长而形成的季节性“草甸”景观而异于我国的其他荒漠植被.本区荒漠植物区系形成于第四纪,其区系组成是多源的,以古地中海成分和华夏成分为主体,并与中亚荒漠区系相互渗透,缺乏特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