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教师如何管理压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管理压力,是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教师仔细审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就会发现,许多压力都是由于自我管理不善或对客现环境掌控不佳造成的。压力管理是可以学习、模仿并运用的。因此,教师不用害怕压力,只要懂得舒解与管理的方法,就可以将压力转换成助力.更好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32.
目前,台湾地区基础教育正在施行由大量的教育专家学者、教科书出版商及一线工作教师推动的“九年一贯课程改革”。此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课程统整、实施九年一贯课程; 2.以“课程纲要”取  相似文献   
33.
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其概念和三维度——激活性、准确性、评价性在人类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实质等方面均存在争议.与一般人们对类属性思维的理解不同,从激活性来看,类属性思维被激活的程度是不同的,并非总是被自动激活;从评价性来看,类属性思维消极与积极的程度有异,并不总是消极的;从准确性来说,大多数类属性思维的准确性是很高的,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多与事实不符”.类属性思维对个人判断并不一定会产生特别大的负面影响,它也不是人际交往间产生偏见的主要原因.类属性思维,包括图腾思维和宗教思维,从实质上来看是人类进化和图腾认知的产物,它的本质是人类在不确定情况下对自然和社会现实进行分类的结果.  相似文献   
34.
采用深度访谈法对14名教师的情绪表达规则进行研究,揭示了教师对学生、同事、领导和家长互动过程中的基本情绪表达规则。由于所面对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特点的不同,教师的情绪表达规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反映出情绪表达规则具有情境性的特质。教师在"后台"的情绪调节也是教师情绪表达规则研究的重要方面。教师主要是向要好同事、领导和家人寻求帮助和自我调适,学校应注意多为教师提供情绪宣泄的渠道。  相似文献   
35.
采用深度访谈法对14名教师的情绪表达规则进行研究,揭示了教师对学生、同事、领导和家长互动过程中的基本情绪表达规则.由于所面对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特点的不同,教师的情绪表达规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反映出情绪表达规则具有情境性的特质.教师在“后台”的情绪调节也是教师情绪表达规则研究的重要方面.教师主要是向要好同事、领导和家人寻求帮助和自我调适,学校应注意多为教师提供情绪宣泄的渠道.  相似文献   
36.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513名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水平在“同事关系”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婚姻状况对中小学教师在同事关系、福利待遇、领导管理上的感受有显著影响;城乡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有显著差异;任教学段不同的中小学教师,其工作生活质量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7.
徐长江 《职教论坛》2012,(26):75-76,79
高职生在实习中,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的各种就业心理问题,对其就业实习和自身的发展产生诸多影响。通过对高职生实习中就业心理的现状分析,结合实习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38.
教师授权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从意义、胜任感、影响力、自我决定四个方面予以界定。通过教师授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包括促进教师民主参与,进行授权评价,鼓励协同与创新,倡导变革型领导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9.
论21世纪教师角争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0.
《第五项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代表作之一 ,其思想在管理界乃至教育界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就“学习型组织”理念对教师培养和提高的观念、动力、基础、形式以及途径上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力图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和理念重新审视教师培养与提高这一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