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龙舞”起源于雷州半岛,具有中原“龙”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双重文化特征.“人龙舞”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娱乐性、民俗性、凝聚性和经济性等社会文化方面.“人龙舞”的存在和发展应遵循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又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不断扩大自我的存在空间,加强理论研究力度等.  相似文献   
22.
优化课程体系,促进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各类控制系统共性的一门技术基础科学。依据扬州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精品课程建设,介绍了以“自动控制原理”为主,完善开拓“现代控制论”、“过程控制”、“交直流调速系统”及“控制系统CAD(MATLAB仿真)”,建立了控制课程群体系,涵盖了自动控制理论、工程系统应用及系统仿真等三大部分内容。本文着重在课程群建设总体思路、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上海地区高校为例,对本科专业现状进行了统计,提出本科专业重复设置的判断标准、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高校招生两方面提出了解决专业重复设置问题的政策建议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4.
人文体育观渐入--现代体育"异化"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卫 《体育学刊》2003,10(4):1-3
采用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人理念的讨论和理解,认为在“生物体育观”指导下体育实践有其局限性。主要观点:体育是人产物,应“以人为本”。“人体育观”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人”的呼唤和人不断认识自我的强烈意识。在进一步认识体育和对现代体育“异化”的批判中,都需要有一种人理念来统领其发展方向,这就是人体育观的渐入。  相似文献   
25.
对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及素质教育逻辑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认为:随社会的发展,体育、健康、素质三个概念呈现出内涵不断深化和外延不断扩大的趋势,具有历史的发展性。体育是满足人类社会“享受与发展需要”的一类社会实践活动;健康和素质是衡量人和社会发展对人的“质量”优劣提出的必然要求。“树立健康第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该是体育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26.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曹卫 《体育科学》2004,24(3):67-6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讨论了体育的人文性和体育教育向“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体育教育的主旋律,成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体育教育必须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就要实现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实现“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实现体育教育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27.
体育文化的渗透与人的体育生活方式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文化是思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和推动力,继而成为一种品格和力量,影响社会和人的发展。它就是思想的力量。体育也不例外。”视体育为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是近几年体育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体育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维持、增强和改造自身机能、形态的科学实践;同时改造自身人文精神状态的人文实践,是人类文化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的意识形态和人的生活方式。易剑东博士在《体育文化学》中指出:“体育  相似文献   
28.
花季的哭诉     
17岁的马娟是一个农家出生的女娃,从小刻苦学习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城里的重点高中。她是全家惟一值得骄傲的资本,为了能让她上学,母亲走亲串友,东挪西借,总算凑齐了学费。入校不久,马娟便发现自己这个农村出来的贫困女生与其他同学融不到一起,在课堂上她的口语方言成了同学们的笑料,嘲讽使她感到莫大的羞耻。她不敢再主动向老师提问,不敢再举手发言,课间休息时,同学们谈笑风生,她却呆坐在座位上。老师的漠视,同学的嘲讽,家庭的过高期望对她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马娟严重失眠了,大家却说她得了青春期精神分裂症,不少人还劝她住院治疗,她…  相似文献   
29.
感悟美好     
人生,因为有喜,有忧,有笑,也有泪,才有滋味;有滋有味,才感觉美好。  相似文献   
30.
警察是高应激、高风险的职业.警察院校学生作为社会警察的后备力量,在良好体质的基础上,具备高水平的心理素质是他们今后进入社会成为高素质警察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警察院校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警校教学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科目.警察院校独特的警体课程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警校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了在警体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