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就师范院校学生教育实习的现状,学生的思想行为轨迹作初步的探讨.试图说明教育实习涉及到方方面面,特别是本地区、本校又有自身的特点,更应该全方位的重视,下大力气抓好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校推行的是应试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演变,教育模式的改变,要建立一个既能适应当前广大农村中学、乃至适应农村生产力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同时适应未来新世纪需要的新教育体制,这个课题尖锐地摆了出来,要我们下决心,花力气去解决这个高难课题。特别是我们黔南师专,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的学生又大多要到艰苦的少数民族山区去从事教育工作,如果我们不了解新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不了解师范教育的特点和方法,不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型教育转轨同我校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不把转轨同整个师范教育的出路联系起来,我们势必在时代前进中落伍。  相似文献   
13.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通过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征和形式、股份制、社会主义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共存以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探讨,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作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最高信念,是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内在灵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基础。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优秀企业不懈的追求。通过对古今文化、中外文化的比较与吸取,并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特点对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到庸俗经济学的蜕变,初步探讨在变化过程中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正是这种蜕变,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不复存在。同时,正是在古典经济学被不断庸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才在不断比较中产生、不断斗争中逐渐成熟。从这个角度,这种蜕变是有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分税制是国家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为扩大中央宏观调控能力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但在实行过程中,这种举措对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又产生了副作用,这当中有税制本身的原因,也有配套体制的原因。我们通过对三都县的调查,试图探索出比较适合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阶段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体现了马克思阶段学说的实践性、科学性和斗争性。历史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始终是生产力,而生产力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主义阶段性的存在,同样只能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只有这样看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上海港务局集邮协会和煤炭装卸公司工会联合举办的以“双庆双迎”(庆祝上海解放五十周年、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迎接澳门回归祖国、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为主题的“煤港杯”集邮征文比赛活动,于7月22日下午在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举行揭晓发奖大会。这次征文活动共征集到15个基层单位组织的50篇征文,评出了一等奖4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余为四等奖。应征征文充分表达了海港?工爱海港、爱上海、爱祖国的真情实感,展示了海港职工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才华。市邮协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路长南到会。对征文活动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本刊特选载其中两篇获一、二等奖的征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列宁于二十世纪初发表的《论粮食税》的分析,探讨了列宁关于发展商品经济、建立交换关系、由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著名思想。从对小农经济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障碍的认识出发,着重研究了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说明列宁的伟大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1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从传统农业文明、传统工业文明向不损害资源环境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标志着人类完成了单纯追求经济发展向发展和协调并重认识的转变。这是人类和自然已经发生不和谐的反思,也是人类追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是持久的、有后劲的,才能既兼顾到当代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