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对运动影像拍摄与解析系统中运动学指标的可能算法进行了讨论,建议在计算(角)速度、(角)加速度等运动学指标时应当尽可能地运用中心差商的算法,在使用运动学指标时应当正确区分关节角和环节角、空间角与投影角两组概念和算法的不同,以使各种不同的解析系统计算出的运动学指标更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2.
不同助跑距离对撑竿跳高起跳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手段和方法对撑竿跳高进行技术分析,可以为运动员科学选择助跑距离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我们所测试的运动员来讲,采用16步助跑进行撑竿跳高要优于采用12步助跑.  相似文献   
73.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统计方法应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特点与实例,对其中的统计方法应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辨析,主要包括:样本含量的确定、显性水平的确定、方差齐性的检验、单侧检验、统计学差异的概念以及统计分析与运动生物力学相关理论的关系等6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
人体动态稳定性理论及防跌倒扰动性训练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范围内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一些有运动障碍的特殊群体的扩大,致使跌倒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体动态稳定性理论是防跌倒研究的理论基础,目前已经取得了有价值的进展。人体动态稳定性理论不同于静态稳定性理论,后者给出的是人体质心位置与支撑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前者增加了人体质心速度的因素,给出的是人体质心位置—速度状态与动态稳定区域之间的关系,可利用稳度来判定人体所处的稳定状态,甚至定量评价人体的动态稳定程度。影响跌倒的主要因素有二:稳度为负和支撑不力。在防跌倒的研究中进行适应性练习可显著地提高滑前稳度和滑后稳度,分别体现了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对人体动态稳定性的神经生理影响。  相似文献   
75.
运动技术诊断是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的任务,通过对运动技术诊断现状的分析和未来的预测,归纳得出了运动技术诊断方法学的发展特征,即分析方法的系统化特征、诊断过程的智能化特征、测量技术的现代化特征以及人体模型的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76.
快速力量训练负荷强度的生物力学确定方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快速力量训练中,负荷强度的确定包括负荷重量和动作速度两个方面。利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定量地确定这两个指标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有利用最大输出冲量和最大输出功率两种方法来确定人体下肢伸肌群快速力量训练中的负荷强度。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述评,明确优点,探讨不足,以期进一步补充、完善快速力量的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77.
VJ-I型光电纵跳仪的研制及不同纵跳方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代的光电技术研制了VJ-I型光电纵跳仪,该仪器主要由光电开关、控制电路、计时装置和高度计算4部分组成,可以方便、可靠地测出纵跳的高度,作为评价人体弹跳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利用该仪器对纵跳高度的实测也客观地反映出摆臂、缓冲对起跳的重要意义,以及动作不连贯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是学校进行有序工作,克服盲目性的关键步骤。一般来说,应当充分考虑到如下几点:1导向性。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首先要研究上级有关指示、决议、政策,领会精神实质,依此明确本学期的主要工作方向,确定中心工作的任务和要求。需待加强的薄...  相似文献   
79.
在引入人体运动环节的概念和增补重量矩参数的基础上,利用二维平衡板推导了运动环节重心与人体总重心之间的联动关系,从而提出了人体总重心圆原理为了计算人体运动环节的重量矩,探讨了利用二维平衡板测量人体总重心圆半径的方法,并指出人体总重心圆原理的缺陷和实际测量时应注意运动环节移动幅度不宜太大等问题,以减少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80.
由于沙滩与室内排球比赛场景的不同,导致了兼职排球运动员从室内排球转打沙滩排球后运动知觉需要重建,结合二者技术特点的不同,分析并提出了排球运动员在换项过程中客体运动知觉和主体运动知觉的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