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6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序在中国,以公案为题材的戏曲、小说创作究竟始于何时呢?宋代的白话小话、元化的杂剧当中,就已经保存了相当的篇目。在其后的逐步创作中。狭义的“公案”作品比例占中国古典戏曲、白话小说的四分之一以上。本文管以宋元明时期短篇白说中的公案作品为对象,对其特定的性质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达起什么是冤狱问题,较早时期创作的作品和明中叶以后创作的作品,对冤狱的描写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明显的不同在公害作品整体的理解上,表现为对公案作品所进行的深层次的有效的思考。《十五贯戏言成巧捐》(《醒世恒言》卷33)和《恶船家计赚假尸…  相似文献   
42.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 ,闲适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以“知足保和”情趣的“池上篇”闲适系列作品是他“独善之义”思想的反映。本文从“池上篇”系列作品入手 ,对白居易的诗歌中的闲适作品做深层次的分析考察  相似文献   
43.
魏晋时玄佛合流,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阶段,玄佛合流对刘勰产生了隐秘却深刻的影响,加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并行的复杂思想背景,这些在《文心雕龙》里都有所反映。除儒家思想外,玄佛合流对刘勰产生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这一影响使他形成了独特的创作观和审美观,主要表现在《文心雕龙》中的"自然"、"虚静"和"心物"观上。  相似文献   
44.
本论是把各种类形的具有故事性的古乐府进行分类,考查它们的抒情表现,并与《古诗十九首》及其它济相比较,进而探讨抒情诗的发展过程。古乐府(1)古乐府的分类古乐府分为故事性和抒情性两种类型,但两者的比例大体上并不是相同的。《焦仲卿妻》是一首故事性非常强的乐府诗,诗前有小序,简单地记述了故事发生的始末。“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委刘氏,为伸卿母所造,自誓不嫁。其家通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而为此辞也。”这前辞所展开的是焦仲卿夫妇三百五十句的长篇故事画面。当府吏的丈夫常常不在…  相似文献   
45.
送葬诗是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王褒的送葬诗,更是特别具有特色,表现了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另一个方面的思想特色。王褒的两篇送葬诗并不是为北迁者所写的公共的墓碑文字,而是充满苦涩创意和艰难思维的结晶。  相似文献   
46.
在《诗经》写“飞鸟”的诗中,鸟飞向天的表现与诗人的忧虑和理想之间存在着种种联系。在当时人看来,天在很大程度左右着人,天又是理想的寄托所在;而鸟则是沟通人与天的桥梁,是人类的象征。因此,鸟飞向天空,主要隐喻人想脱离险恶现实的愿望。  相似文献   
47.
《立秋后题》是杜甫辞去司功参军之职后所作的一首诗,它是杜甫人生的一大转机的重要标志。从此之后,杜甫的诗歌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重要的转折。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做一个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序汉代人对上天抱有强烈的疑念,关于灾异说,除了具有和变雅诗中描写周代人对天的意识、怨嗟、怀疑的共同点之外,汉代人的怨嗟、怀疑并非是对天的不信任和批判,相反却表达了对天的一种深深的信赖。本文将围绕《诗》的正变说和灾异说之间的关连性问题,做进一步的考察。灾异说和诗说西汉后期是儒教理论对政界发生影响的时代,其中灾异说是最有影响的理论。灾异说一方面做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而使用,另一方面又成为攻击政要等特定掌权人物的武器,因而灾异说的起因是具有二重性的。若从当然的角度来看,对灾异说是不能全面肯定的。若从灾异说…  相似文献   
49.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发展史中 ,女性作者所写诗歌的数量是极少的。而由女子所写的题壁诗则是在明清之后才大量出现 ,本文就明清女子所写的题壁诗这一文学现象做深入的研究考察。  相似文献   
50.
本文搜集《儒林外史》中的“把”字,对它的含义和用法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它主要有表示概数、充作介词、兼语式等几种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