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就是创新。我国教育部门只有不断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才能适应当前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多国教育部门就必须实施教育创新。本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实践性环节的培训与考核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自学考试选拔和造就人才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培训与考核工作.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是提高自学考试质量、实现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目标的有力措施:是自考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强化自学考试教育功能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一、发现法教学的目的 发现法就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地参入认识、探求、掌握事物的全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学生要运用所掌握的全部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发明新的东西,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精神,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汉书·艺文志》作为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在分类中首先确定了诗赋略一类,是对以诗赋为代表的文学的肯定。作为文学传统的诗歌,是指六艺略中的《诗经》,诗赋略中的部分屈原赋和歌诗。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汉书·艺文志》中的“诗”,这种分类兼顾了《诗经》作为六艺的主要身份,同时通过隐形的“互著”在诗赋略标题先后的顺序之中得到体现。在赋类中以屈原赋作为诗赋源流的分界,以此来彰显诗赋文体之变迁。最后列出歌诗一类,通过赋成为文人创作的主流文学体裁,反映了文人与歌诗的疏离。《汉书·艺文志》分类思想的背后是汉代文士对于诗歌这一文体的认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祯 《班主任》2012,(6):45-45
正连续教了三年初三学生后,再带初一新生总感觉他们特别可爱。然而,课上课下他们又都过于热闹了,这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怎么办呢?整整一个星期,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我发现班里爱画画的学生还真不少。对!就以画画为载体,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游戏。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就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思考,在游戏中领悟,在游戏中成长。一、选择和设计游戏画什么呢?要找一个线条简单、生动,便于学生很快画出而  相似文献   
16.
奥林匹克运动与人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传播,体育权已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际性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传播对国际人权状况的推进,以及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而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奥林匹克运动与人权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祯 《大众科技》2011,(3):68-69
由渗流知识知道,当堤坝体或基础的渗透比降/大于允许渗透比降(J〉N)时,土体就可能发生渗透变形。在汛期,堤坝处于高水位运行,渗透比降增大,在堤坝下游坡脚附近或以外,往往会产生渗透变形。文章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抢险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压烧结在1 700℃下制备出质量分数范围为0~40%的SiC/C(石墨)复相陶瓷材料,对烧结的基体进行浸渗和二次烧结处理,测试了浸渗/二次烧结前后的力学性能、物相组成,并观察了显微结构,对比浸渗和二次烧结等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渗/二次烧结处理能大大降低复合材料的气孔率,提高其强度和硬度。1 700℃烧结后,20%石墨质量分数的SiC/C复合材料试样经过浸渗处理,显气孔率约从32%降低到25%,抗弯强度从46 MPa提高到89 MPa,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从285 MPa增加到470 MPa。  相似文献   
19.
西安城乡边缘区的特征与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西安城乡边缘区的范围进行界定后,通过对西安城乡边缘区特征和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西安城乡边缘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