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杨会  魏巍 《出版广角》2015,(6):22-24
纸质文学和网络文学二者不应是平行或对立的关系,而应当在发展过程中彼此接受并吸纳对方的优点,取长补短,以此实现融合互动。目前这种互动交流更多的停留在外在形式方面,尚未真正渗透作品创作层面,纸质文学和网络文学实现真正的互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22.
杨会 《体育风尚》2023,(2):71-73
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理念明确提出了体育实践类学科创新的重要性,而多元化教学模式作为一项新兴教学模式,其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塑造德智体美劳共育的良性教学环境。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先简要概述了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分析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然后提出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高中体育教学的高效化开展提供理论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23.
杨会 《考试周刊》2023,(10):93-96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表现出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重视小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利用色彩、声音、图形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基于对小学生数学教育现状的观察,认为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改变传统的数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杨会 《考试周刊》2011,(30):126-126
农村学生在起始学习英语时就存在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如焦虑、自卑、回避和畏难等。这些心理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重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25.
杨会迷 《陕西教育》2010,(11):52-52
传统上.英语教学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简单辅助手段(小游戏、实物、卡片、挂图等),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积极施教、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6.
共同危险行为责任构成要件中,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过错比较重要.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过错存在于一般侵权行为构成的共同危险行为中.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过错是分别过错,而非共同过错.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过错既包括过失,也包括故意.共同危险行为人的故意,需要受害人举证加以证明,过失则由法律直接推定.  相似文献   
27.
安全保障义务既包括避免权利人因为自己的内部原因而受到损害的作为义务,也包括避免权利人因为第三人的外部原因而受到损害的作为义务.从“爱你的邻人”理念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第一方面其实属于一般安全注意义务的范畴,安全保障义务仅仅是指第二方面.  相似文献   
28.
所谓自我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要求,通过积极主动的思想斗争和行为控制,使正确的思想行为战胜错误的思想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的过程;是以自我认识为基础。以自我要求为开端,以自我完善为目的,经过自我实践和自我体验,按一定程序,循环往复、螺旋式前进的过程;是区别于教师直接说教而言的以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29.
杨会  严海霞 《职教通讯》2019,(15):41-45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以大思政的理念系统建构通识课、思政课、专业课等课程内容的逻辑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确立建立全人育人的教学改革机制、建构以生为本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培育契合岗位的立体化职业素养等理念。具体行动路径为:政学统一、理实一体,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显隐结合、逐层推进,塑造学生的政治信仰;课堂参与、课外体悟,改变学生的职业认知;专兼结合、内外联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30.
高中择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择校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显示:自信心最弱的学生较多分布于择校生中,自信心最强的学生全部集中于录取生,但焦虑水平两者并无明显差异;在教学条件较好的示范中学借读的中考分较高的择校生,其高考成绩优于留在原校就读的相同中考分的录取生;中考分太低的择校生,其高考成绩低于中考同分数段的录取生,即择校对他们的学习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