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课题组在采用田野调查法及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从板鞋运动发祥地出发,追本溯源,对板鞋运动的变迁与传承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板鞋运动的历史沿革大致可分成板鞋拳、板鞋武、板鞋舞、板鞋竞速等4个发展阶段.其中,板鞋拳是萌发阶段,产生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军营中;而其他3种板鞋运动形式并无区分.土司的内、外政治环境促使板鞋武的兴起;娱神与娱人的需要繁荣了板鞋舞;价值重构使板鞋竞速得以发展.基于该研究,试图推演至其他类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认为自然生境是民族传统体育萌发的物质基础;乡土秩序为民族传统体育注入了人文精神;意识形态革命与全球化冲击成为了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传承之殇;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迁与传承遵循建构-解构-重构规律.  相似文献   
42.
运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等方法,以台湾日据五十年中宋江阵的移转轨迹为逻辑起点,探究这种乡土武术的历史演进及其功能形构。研究认:在台湾日据初期,宋江阵的主要社会功能被用于抵御日本的入侵,展示中华武术的技击本质和尚武抗争精神。在日本统治台湾以后,宋江阵主要出现在庙会、余庆等场域之中,在保留其宗教仪式"保驾护航"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种神人共娱的精神工具;在日本人观赏的场域中,宋江阵武术展演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展示与象征。在日本推行的皇民化运动中,宋江阵成为牺牲工具,只能暗中习练和操演,成为台湾乡土民众的一种精神抗争力量。在日据五十年的历史演进中,可洞悉宋江阵始终是被选择的工具,并伴随社会的需求而移转,从中也可窥探台湾日据社会之变革,以及由此而型塑的乡土民众的历史心性迁移。  相似文献   
43.
后奥运时期广西新农村建设中乡镇群众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奥运会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广西农村乡镇群众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奥运会对广西农村乡镇群众体育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在提高体育思想意识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4.
比较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概念、目的、任务、特点等,可知两者的主要差异与联系。这个基础性研究对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有关问题的理论探讨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5.
今天正月初五,是爷爷奶奶七十大寿和金婚之年。全家十多口人都来为爷爷奶奶祝贺,家里像过节一样。我十点起床,发现小兵叔叔来了,他是电视台的记者,他手拿摄像机,来为今天的祝贺活动充当摄影师。桌子上摆了家人为爷爷奶奶祝贺的瓷人,一共七个。放在中间的是一只鸡。它全身有好几种颜色,very beautiful!它代表爷爷奶奶的属相。它的旁边是两只寿桃,分别由三个娃娃扛着,前三个好像爷爷的三个儿子,后三个好像奶奶的三个孙子。接下来是表示风雨同舟的一条船,在他们的身边有一条小狗,姑姑属狗,又是医生,它代表姑姑给爷爷奶奶当保健医。再往后看是两…  相似文献   
46.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2006年新农村建设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双试点的南宁市武鸣县、原邕宁县的部分乡镇为调查对象,对2006—2008年度广西新农村建设中乡镇群众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乡镇群众体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7.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三维录像解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对第11届全运会女子铅球决赛前八名运动员最好成绩投次进行关键运动技术研究,获取她们的部分关键运动学参数,同时和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的相应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背向滑步转身跳投技术按整体动作结构可分为后摆、滑步、过渡、双支撑和最后出手投掷五个阶段。2本研究再次证明了出手速度与比赛成绩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5。而出手角度和其他运动学参数与成绩呈中低度相关。3.本届全运会中冠军巩立娇6次试投平均成绩为19.60±0.46m;平均出手速度为13.47±0.24m/s,与世界级选手接近;平均出手角度为33.99±1.23°,低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平均出手高度为2.03±0.03m,距离抵制板的水平距离平均为-0.03±0.08m。4.前3名运动员李玲、李梅菊和巩立娇最好成绩投次质心最大分别为速度为2.84m/s、2.65m/s和2.91m/s,质心最大速度与成绩相关性不大。铅球的出手速度为12.69m/s,13.31m/s和13.84m/s,出手角度为38.5°、35.5°和33.9°,铅球的出手高度为2.09m、1.98m和2.06m。  相似文献   
48.
学界对于传统武术代际传承困境已从传承人、传承内容、传承途径和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较少从个体应对“代际关系”危机的主体性角度出发,把愈发严重的代际断裂问题放置到宏观社会模式变迁中予以思考。采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在代际关系的“三喻文化”理论分析框架下,对以张功良为代表的传统武术传承人在面对社会模式变迁时习武传武的主体性应对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时代变迁,张功良等老一辈民间武术家会相应地做出自我调适,以使习武传武的外显形式更契合时代的需求。但由于传统武术前喻式内核依然较难发生改变,使得武术内核与武术传承在当代并喻、后喻文化模式下的代际关系与社会的快速转型之间形成了代际滞差,进而导致武术代际与社会代际之间的文化堕距。  相似文献   
49.
当前,多数体育学质性研究因开放性不足而导致在想象力上乏善可陈,主要表现为用预设代替经验、机械地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方式不变通、研究结论反复“炒剩饭”等。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参考扎根理论强调的经验—常识—文献之间的张力,将体育事件置于其发生的动态结构性情境下,采用近端、远端及反面比较策略,打开控制,对意外浮现的经验材料予以足够的重视;灵活对待实质性文献、形式文献及跨领域文献,随时将所获得的经验材料与各类文献展开比较;通过“资料—归纳—演绎”的连续性溯因比较,定位可能的创新点;拉大经验与理论之间的对话距离,从而形成具有想象力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50.
运用生命历程理论,从健身者主位的视角出发,以健身爱好者的身体焦虑为切入点,探讨新冠疫情背景下健身爱好者对于“身体”的认知变化逻辑及规律。通过民族志叙事与访谈发现,“审美规训”“身体赋权”与“自我认同”是驱使个体成为健身爱好者的重要原因。新冠疫情的发生,扰乱健身爱好者的日常健身节奏,引发并加剧其身体焦虑,这种身体焦虑折射出健身爱好者将身体视为自我认同与安全感的来源,因而影响到健身爱好者之前建构起的“身体的意义”。该变化的动态过程为:轨迹(审美规训/身体赋权/自我认同)-转变(扰乱健身节奏/转变健身方式)-持续(身体成为安全感来源)。基于以上发现,提出健身爱好者身体意义是流动的、多样态的、能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