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兴趣对女子体操启蒙阶段运动员能否继续接受训练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运动员一旦对体操项目感兴趣,就会产生情感,行动上表现出积极主动、热情,使训练过程中得到身心满足,以保证训练任务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2.
武术运动员赛前情绪及临场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8名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及其临场应激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名次前列的武术运动员的个体失败焦虑、社会期待焦虑得分低于名次后列的运动员,且其与比赛名次呈显著相关,而在自信心与躯体焦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与比赛名次也不存在显著相关,赛前情绪是影响训练水平与比赛成绩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名次前列与后列运动员在面对各种应激源时,4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均有采用,但前者在采用进攻式应激应对策略的得分均高于后者,而在采用回避式应激应对策略的得分则是大部分都低于后者,赛前情绪各因子与临场应激应对方式各因子呈一定相关,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认知-情感调控训练法、模拟应激训练法、放松训练法与控制点训练法等是几种可以改善赛前情绪状态及临场应激应对方式的有效方法与手段;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不仅是单纯的竞技技术训练,还应包括必要的、系统的心理训练内容。各种训练方法应根据具体运动员在各训练阶段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组合,使能发挥最大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3.
奥运会项目发展的基本规律及项目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奥林匹克运动比赛项目发展的基本规律入手,探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膨胀的主要原因和改革建议.认为历届奥运会的项目设置很不稳定,主要表现在运动小项的增长速度很快,达到120.6%.说明目前造成奥运会项目膨胀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小项的增加,特别是原有运动大项所属的小项无序的增加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奥运会的项目设置应考虑:区域性体育文化的平等发展;项目中类别和性别的均衡发展;以及所设项目的大众化和观赏性.  相似文献   
54.
健身气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从习练者特征与习练情况两方面分析了温州市健身气功的习练现状,得出影响健身者习练健身气功的因素,就加快健身气功在温州市的推广与普及提出了相应措施,为温州市健身气功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5.
以原始和权威文献为抓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李小龙表达自我的武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得出如下启示:一是武由人所创造并由人所运用,离开了人,武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武应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和中心,实现人的充分完全的发展;二是肢体既是武赖以存在的依据,也是武得以展开的凭借。因此,武应“以无限为有限”,不断开发人的肢体潜能;三是对招式的崇拜与依赖不仅衍生出重技轻人、缺乏实战和技法繁杂不实用的缺陷与弊端,而且还滋生出封闭主义、迷信主义、宗派主义和神秘主义等实践倾向。因此,武应摈弃招式崇拜与依赖,专注于功力的深浅与高低;四是社会分工的深入进行导致技术越来越向精简化与专门化发展。因此,武应以简单、无界、自然和“以无法为有法”为价值参照,推动招式向精简化、归一化、人本化、专门化发展;五是实战是武的归宿和生命力所在。因此,武应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规定禁击禁用的体育规则和减少技击伤害的体育防护之下,突出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优势,进行无论武技形式的体育技击,在国际推广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以永葆自身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6.
九运会武术套路指定动作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 1999年全国武术锦标赛 (个人赛 )自选项目女子单项成绩前十二名运动员的九运会指定动作完成情况的临场统计 ,对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九运会指定动作完成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以揭示关键性问题 ,引起运动队重视 ,实行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57.
有氧运动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现代医学新认识的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率高且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在简要介绍其病因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有氧运动在改善这一疾患方面的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58.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江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跳跃类难度动作在近几年全国比赛中的成功率以及跳跃类难度动作质量的扣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跳跃类难度动作成功率降低及扣分点增加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针对现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为浙江省武术队优秀套路运动员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竞技武术套路的技术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回顾了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确立难美化、向传统和技击回归、重新走上难美化的方向等几个阶段.其次提出:只有抓住了其最本质的技术特点--技击特点以及其最主要的文化特色--形神兼备这些个性化特征,并适当处理好这些个性化特征与它所具有的表现难美类项目的共性特征的关系,才能使其更好地发展.最后提出: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是传统的武术套路"锦上添花"之作,其发展主要须把握好两方面:即对"锦"的编织加工,对"花"的精雕细琢;及时调整竞赛规则,处理好"锦"与"花"的关系,使套路中的技击特点、文化特色、难关表现性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60.
竞技武术套路新旧规则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林小美  费兰兰 《体育科学》2004,24(11):65-67
通过对2000--2003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评分结果差异的比较研究,认为新规则实施两年来,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评分结果较之旧规则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有利于比赛结果的公正和人才的辈出,但新规则实施后,在武术套路动作编排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