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586篇
科学研究   6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1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光明日报》8月12日第14版刊登了政协委员关于信息时代资料存储应注意采用多元方式的一个提案.提案认为,由于电子文本携带方便、存储海量的优越性,人们对电子文本存储资料的方式越来越重视,因而忽略了它的弱点.它的弱点是什么呢?就资料存储的长久性和不被淘汰性而言,电子的高科技未必能取胜纸质书本的“低”技术;恰恰是高科技的电子数字媒介的材质和播放技术的高速革新换代,积聚了文明断代的巨大风险.数字存储,短的也就10年左右,而理论上可保质100年的光盘存储技术目前尚无法确认.因此,提案建议建立和健全国家和社会资料保存体系,启动数字资源的开发保护工程,研发可持续的海量存储和播放设备.一方面组织纸介质抢救性的数字化保护工程,将激光照排技术普及之前的书报刊尽量保存;另一方面,将电子数字媒介内容中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截图,尽可能地转换到纸媒介上面.  相似文献   
92.
确定“十二五”末实现3万亿总产出的目标有三个要素:一是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末的GDP(总产值);二是根据成为支柱产业需达到5%总产出的比例算出文化产业“十二五”末的目标数据;三是根据2009年新闻出版业在整个文化产业总值中的比例,得出了2.94亿的数值,四舍五入后成为3万亿.这3万亿的实现应该有三条路子:“投资拉动”、“消费拉动”、“出口拉动”.根据我们行业的情况,可再加上一个“‘统计’拉动”.  相似文献   
93.
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一本关于研究中国模式的书,书名叫做《中国震撼》,副标题叫做“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作者张维为,现为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及我国其他领导人的英文翻译.本书是作者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并根据自己作为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厚学术背景,就“中国崛起”作出的若干思考与结论.  相似文献   
94.
辰目 《传媒》2011,(3):1
笔者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互联网对于出版物和出版人的正面影响及负面影响。当时认为负面影响有这么几条:一是就编辑而言,它降低了编辑质量,它置换出了过去阅读传统书报刊的时间,却没有把置换出的时间都用在网络的相应阅读上,其中有相当大的板块被用来浏览非相关信息,甚至在聊天、交友方面。这显然直接影响了编辑  相似文献   
95.
辰目 《传媒》2011,(8):1
由电话窃听丑闻的被揭露引发了《世界新闻报》的垮台,由《世界新闻报》的垮台引发了整个默多克帝国的多米诺骨牌式的倒塌。作为新闻业、媒体业,作为新闻人、媒体人,不可以仅仅对其表示义愤填膺、仅仅表明严厉批判的态度就可以了,更不可以只把它当作是发生在别国他域的事情,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情,或者幸灾乐祸,单为谈资罢了。所有的新闻业、媒体业,所有的新闻人、媒体人都应对其进行深  相似文献   
96.
辰目 《传媒》2011,(9):1
自从8月9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以来,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很快地全面铺开,从中央各大新闻媒体到各种各类中小媒体,从报纸媒体到刊物媒体,从纸质媒体到声屏媒体、网络媒体都很快做出了反应。媒体编委会或是相应的领导机构立即作出决定、进行部署:先组织起记  相似文献   
97.
辰目 《传媒》2011,(12):1
刚刚就出版业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发表了一些见解,又想就新闻业的核心价值观谈点想法。这出于两点考虑:一是我们是新闻出版研究院,如果只就出版作思考,不顾及新闻,冷落新闻,显然有失公允;二是这是写给《传媒》杂志的卷  相似文献   
98.
辰目 《传媒》2011,(11):1
在重庆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高峰论坛第三分论坛上,考虑已有同志讲到我国科技期刊的规模、业绩和这些年的进步,笔者受时间限制,只讲了问题及解决思路,现刊发如下,以飨读者。一是学术质量不尽理想。科技期刊,就应该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及时准确地反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科技期刊差距还比较大。英国《自然》杂志2004年被引频次36万次,影响因子32;而我国的科技期刊被引频次最高的也就500次,细究起来,其中多数还是自引,影响因子最高的只达到2。  相似文献   
99.
在中国共产党党报实践兴起、发展与成熟过程中,列宁党报思想成为重要理论来源和指针.中国共产党重视传入和阐释列宁党报思想,并积极探索本土化党报实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列宁党报思想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在列宁党报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党报事业经历了党报建党实践的兴起、党报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全党办报"实践的开展、"群众办报"路线确立的发展过程,完成了列宁党报思想的本土化党报实践,并适应时代需要和中国实际而有所创新.回顾这一过程,对于发扬中共新闻事业优良传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加快,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数学阅读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是体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