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几年前,笔者参加一个名为“媒体的未来”的国际合作项目,探讨“报纸消亡论”和媒介融合的前生后世。几年来报业市场的生生灭灭,实际上已经令人“惯看秋月春风”,但是对于美国报业的衰落与动荡,国内业界不免心有余悸。在中国内地,虽然报纸依旧欣欣向荣,但忧虑之声早已不绝于耳。不少报人对报纸渐趋消亡、面临转型的说法,也乐于接受。于是,开始出现媒介融合、全媒体、数字新闻、二维码、微博新闻、云报纸……让人们过足了“概念瘾”,却将如何提高报纸的质量抛到了九霄云外。岂不知,根据“报纸消亡论”的提出者菲利普·迈耶教授的设想,越是报纸“大限”临近,越是要办好社区新闻、注重调查性报道和强调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学者、理论家,而且是一代无产阶级政论家的典范.在他活跃于中国革命斗争洪流中的短短几十年里,他亲自创办和编辑了近20种报刊,写下了5000多篇政论、杂感和其它文章.他的政论作品思想明晰、笔力雄健,充满了促人上进的青春昂扬之气.李大钊是利用政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第一个,他的许多政论不仅在内容上表现出高度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远见,而且在写作特色上体现着无产阶级革命政论的光辉传统.  相似文献   
13.
城市新兴媒体与公信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这一要求说明:城市新兴媒体是“舆论引导新格局”框架内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舆论引导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平面二维河流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直角坐标系下的水流泥沙方程进行变换,建立曲线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空间离散,对流项离散采用符合水流流态的迎风格式,利用SIMPLE算法进行数值求解,提高了计算效率。模型采用黄河沙坡头河段水沙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天然河流的河床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格局"是近年来较为流行,但没有明确定义的一个概念.广义和开放性的"新媒体",包括了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①因此,在这一指称下的"新媒体格局",一是指与"旧媒体格局"相对的,以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动与融合为特征的格局;二是强调"新媒体"在媒体格局与舆论引导中的变革作用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学习贯彻胡锦涛考察人民日报社时的重要讲话,仍然是全国新闻界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范敬宜等同志的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论述,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君超 《今传媒》2005,(10):24-28
从1995年媒介批评进入中国传播学者的视野(1),至今已有10个年头了。10年来,媒介批评这项崭新的新闻传播事业筚路蓝缕,虽然至今没有形成一门“显学”和一项“产业”,但是它从无到有,从一个“舶来”的概念和理念,孕育出学术专著、博士论文和国家级的课题,呈现出逐步发展的总体趋势。但是不可讳言,与蓬勃发展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相比,近年来媒介批评研究虽然在研究领域和视野上有所突破,然而总体仍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近年来国内第一本定位于“媒介批评”的刊物(2)更名、第八次全国传播学会议上媒介批评的“缺席”(3),以及媒介批评学者在全国整…  相似文献   
18.
记者和小说家———关于两种不同写作风格的研究[美]丹尼尔森等王君超译编者按报纸新闻的可读性在我国新闻界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这篇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新闻系学者撰写的长篇论文,以详实可信的抽样材料为依据,对美国两家主流报纸的可读性进行了分期的考察。并对...  相似文献   
19.
是耶非耶“新华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主流新闻媒介的发展过程中,曾涌现出诸如“人民体”、“八一体”、“晚报体”、“网络新闻体”等各具特色的新闻体,但是没有一个能像“新华体”那样,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新华体”?它有哪些特点?如何准确地认识和评价“新华体”?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见《中国记者》2013年第1期第43页)。在当前的“新媒体格局”中,微博和主流媒体,分别是这两个舆论场的代表性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